换嫁小夫郎(30)

2025-10-03 评论

  赵景清坐板凳上,低头盯着鞋子看,嘴角一直盈着笑。

  又穿出去给林翠娥和袁星看,赵景清道:“娘手艺好,穿着正合适。”

  林翠娥道:“好看,湖色衬你。”

  袁星盯着瞧好一会儿,扭头转向林翠娥,面露怀疑,“娘,我的是这样的吗?”可别给他做大衣裳。

  “……”林翠娥无奈道,“记着呢,你前面不还瞧见了,还差裤脚收个边就好了,保证你过年能穿上新衣。”

  袁星抱住林翠娥胳膊,“娘最好了。”

  那股子黏糊劲儿,肉麻得不行,林翠娥直推他。

  袁牧将水缸里鞣制的毛皮挑出来,听着前面院里的声音,走过来盯着景清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好看。”

  人好看,穿得也好看。

  赵景清抿唇轻笑,触及袁牧的目光,他觉得脸有些热,赵景清眨眨眼别开视线,“娘,我先回屋将衣裳换下来。”

  新衣裳、新鞋子得留到过年穿!

  林翠娥点点头,“去吧。”

  赵景清回屋换了身衣裳,没穿干活的旧衣裳,而是前头林翠娥给他做的黄栌色的新衣。

  寻常这个点该午歇了,赵景清连打几个哈切,却不愿去睡觉,穿过院子到厨房侧面的屋檐下找袁牧。

  他在检查鞣制的皮子,兔皮前些天已经挑出来洗干净挂柴房阴干,现在只剩下一张白狐狸皮。白狐狸皮值钱,不能给鞣制坏了,袁牧检查的小心仔细。现在天冷,泡半个月还没能达到袁牧想要的程度,检查完他又给泡回去。

  袁牧在忙,赵景清便没说话,蹲一旁看他忙,等他忙完后才笑盈盈道:“快去洗手,咱们回屋盘账。”

  “不午歇了?”袁牧往厨房后边水缸走。

  “不了,晚上睡。”赵景清站起身跟着他,拿水瓢舀水给他洗手。

  袁牧擦手,“成。”

  两人回屋,大下午的支开窗屋里亮堂,赵景清搬出小木箱,又提出一个布袋子。前面没时间,每天的铜板数两遍就放起来,也没穿成串,布袋子里装的全是铜板,挺沉的。

  袁牧接过倒桌上,堆成铜臭味的小山。

  赵景清和袁牧一个数,一个穿,百文一串,很快桌子边角便摞起一小堆铜钱串。

  “拢共十两又八十文。”赵景清笑眯了眼,“对得上吗?”

  袁牧边穿边数,穿好最后一串,他道:“对得上。”

  卖十一天豆腐,有十两又八十文的进项,袁牧暗暗惊叹,这可比打猎稳定太多,打猎能赚钱,但很多时候看运气,而卖豆腐却是一个稳定的营生。

  袁牧感慨道:“真赚啊,再苦再累都值了。”

  “还没算成本呢。”赵景清今儿实在高兴,眉眼间一直笑意萦绕,他拿出木箱子里的账本放袁牧身前,“除去成本没那么多,成本记了哪些?”

  袁牧一边磨墨,一边将前面记的成本念出来。

  赵景清清点了几项遗漏的让袁牧记下,“后边添了两个豆腐框,七十文;寄存驴车,一天两文共二十二文;请茂之画菜谱,五钱;买油纸,十文;对了,还有娘请师傅打石磨,四钱。这钱娘出的,也给记上吧。”

  袁牧奋笔疾书,“好了。”

  “加上前边记的三两六钱又四十五文,拢共是四两六钱又四十七文。”赵景清继续道。

  袁牧粗粗算了下,减去成本剩下五两四钱多,“成本都快占一半了。”

  “一应用具全是从头准备,花费是会多些。”赵景清倒不觉得有啥,做生意该花的本钱省不了,“豆腐框、石磨这些个物件花钱多,但就花一次钱,能用几年呢。其他的除了买黄豆,都是小钱。”

  “咱才卖十一天豆腐,本钱就回来了,还赚了五两多,这般想是不是心中畅快些了?”赵景清笑着道,“我再给你算算,黄豆五百斤,咱现在还余下一百九十斤。全按嫩豆腐算价,一百九十斤豆子出五百七十斤嫩豆腐,卖一百四十三框,能卖五两七钱多,这部分可没啥成本。”

  袁牧望着他,景清算账从不打磕巴,笑盈盈的,瞧着耀眼极了,是赵家耽误了他。

  袁牧拿笔杆子戳景清额头,“你小脑瓜子可太灵光了,听你算下来,我干劲满满,现在就能去磨二十斤豆子。去,现在就给我把豆子泡上。”

  赵景清左躲右躲,乐不可支,“二十斤哪够,起码五十斤。”

  袁牧直摇头,一本正经道:“那太多了,刘大爷家的驴都没这么使过。”

  赵景清顿了瞬,把袁牧的脸带入拉磨的驴,笑得更厉害了,直笑得肚子疼。

  “好了,不逗你了。”袁牧忍不住破功,把盈利和库存记下来,吹干墨迹。

  赵景清轻咳两声,将成本数出来堆成一小堆,另一堆较多些的是盈利,赵景清仔细清点一遍,是五两四钱又三十三文。

  清点完,赵景清垂下眼沉思一会儿,忽然开口道:“袁牧,我想给爹娘分钱。”

  袁牧闻言声音沉了沉,“前头不是说,不用你交家用吗?”

  “不是家用。”赵景清神情认真,“是给爹娘的分成。”

  袁牧一时没反应过来,“啥?”

  赵景清解释,“我想照三七分配利润。爹娘出力,占三成;我们出钱出力,占七成。”

  “这不就是交家用换了个说法吗?”袁牧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是一家人,爹娘帮我们哪用分恁清楚。”

  “不一样,这是一起赚的钱,该有他们的一份。”赵景清坚持道,他有自己的想法,“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才应该分清楚,不能叫爹娘寒心。”

  “和别人合伙做生意,要给人分成,请人来帮忙,要给人结工钱。不能因为是爹娘给咱们帮忙,就让他们白出力。一时半会或许没有怨言,可时间久了呢?”赵景清问。

  袁牧思索一番,松口道:“照你说的三七分。”

  赵景清暗自松了口气,要是说服不了袁牧,他都准备好耍赖皮了——说了我管钱,我想咋分就咋分。

  赵景清把钱装好,“袁牧,爹去哪儿了,咋吃完饭没见着他?”

  袁牧道:“可能去大伯家了,我去找他。”

  待袁老二回来,一家五口人齐聚在堂屋,赵景清和袁牧坐一根板凳,中间放着个布袋子。

  袁老二目光在小年轻夫夫之间来回,“有啥事儿?硬要给我叫回来?”

  袁牧和赵景清对视一眼,袁牧下巴微抬示意他说。

  赵景清将盘账结果说出来,“爹娘,咱们年前做豆腐卖豆腐,十一天进账十两又八十文,成本四两六钱又四十七文,利润是五两四钱又三十三文。”

  袁老二和林翠娥眼睛都睁大了,林翠娥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声音,“恁多?”

  前边只知道豆腐好卖,没成想竟能卖那么多钱!

  “嗯,刚盘的账。”赵景清继续道,“您们二老和星儿天天早起帮忙做豆腐,辛苦得紧,我和袁牧商量好,咱们赚的钱三七分成,你们三,我们拿大头七。”

  说着,赵景清将置于他和袁牧中间的布袋子提起来,放到桌子上,推向林翠娥,“娘,三成算下来是一两六钱又三十文。你去找师傅打石磨的给的四钱,我也放在里边了,拢共二两又三十文,娘你清点一下。”

  “咋还给钱……”林翠娥看看布袋子,又扭头和袁老二对视,“咱们也没帮上什么忙,就推个磨,烧个火。”

  袁老二也道:“是啊,景清把钱收回去吧。”

  赵景清:“爹娘,没你们帮忙,我和袁牧最多卖十六斤豆子,想多卖些也忙活不过来,有钱也赚不着。有你们在,劲往一处使,才能卖到三十二斤,有十六斤豆子都是你们的功劳。活是一起干,钱也该一起分,是这个理吧?”

  林翠娥迟疑,“理是这个理,可……”

  “那爹娘就别推拒了,收下吧。”赵景清将装钱的布袋子又朝她身前推了推,“星儿半大的小哥儿,也该多为他考虑考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雩白 生子文 种田文 穿越重生言情 日常 先婚后爱 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