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程点了点头:“自然了,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话毕,天色便已不早了。而就当裴砚告辞后,谢云程也想着要走了,其实他很想留在宣凤岐府中睡觉的,但他知道这会让宣凤岐不高兴,于是他便想去向宣凤岐说一声离开。
而就在此刻,外面的人忽然捧着一大一小两个古色古香的檀香木盒走了进来。这木盒被金粉描得十分精致,一看里面就装了不凡之物,就当那些侍女想把东西送给宣凤岐过目时,谢云程叫住了她们:“站住,这些是什么?”
侍女们看到谢云程后连忙跪下回话:“禀陛下,这是长公主府送来的,说是给王爷赔罪的礼物,奴婢们正要拿去给王爷过目。”
长公主府?
谢昭华哪有那么好心,她因为造反失败就对宣凤岐恨之入骨了,毕竟她一直以来都轻视谢云程这个皇帝,而且宫宴那天他与宣凤岐配合的天衣.无缝,谢昭华自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宣凤岐策划的,所以她很有可能会对宣凤岐使什么坏心思。
谢云程轻蔑笑了一声:“长公主的病好了没,怎么这么着急送礼?”
那些侍女继续答话:“禀陛下,前来送礼的人来说长公主再调养一个月身子就差不多好全了。”
谢云程这个时候走到了侍女面前,他面无表情道:“打开。”
侍女们听到他这样说后便麻利地将两个盒子打开。虽然此刻天色已晚,但是这昏暗的天光还是无法阻挡盒子里那一颗颗硕大的明珠所散发的光芒,更奇巧的是,那每一颗珍珠上都刻着字,那些字都是古籍上的,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字。
而另一个大一点的盒子里装的就是一些写着古籍的竹简,这些竹简的颜色要比宫中那些书卷的颜色要深一些,一看便不是用当地的竹子制成的。
谢云程看到这两样东西的时候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他想笑却又笑不出来了。因为谢昭华是真的会投其所好。
他知道宣凤岐知道素来喜欢看一些古籍,有些古籍上的字体有失传已久了,可是他却像看书那么简单看懂了。在谢云程眼中,宣凤岐才华横溢,是无所不能的。宣凤岐酷爱这些难懂的文字,他说他可以在这些复杂的文字里知晓曾经发生的一切。
每当谢云程问起“即便知道过去发生什么又能怎样时”,宣凤岐总是笑着回答他:以史为鉴,这世上大多事情都是有规律的,知道过去犯下的错误未来就可以规避风险,更可以从其中得知教训和道理。
谢云程知道,谢昭华送的这些东西确实很合宣凤岐的心意,纵使宣凤岐对她再怎么有戒心,为着这些古籍文字他也会将这份礼物收下。谢云程此刻紧握起双拳,他不想宣凤岐收下这份礼,但他知道他挡下这份礼会让宣凤岐不高兴的,就在经历过一番抉择后,谢云程忽然放松了神情,他唇角微弯:“这些东西孤也很喜欢,这份礼孤就代替皇叔收下了。”
婢女们听到谢云程这番话后面面相觑,谢云程看到她们略有迟疑,于是再次解释:“皇叔如此疼爱孤,自然不会计较这些。还有,你们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要不然孤不保证你们会不会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
那些婢子也只不过是端茶倒水,答话传话的,她们听到谢云程阴狠的话语后一个个吓得立刻磕头应道:“陛下饶命,奴婢们知晓分寸!”
说完,谢云程便让那些人留下了那些礼物。他让自己带来的侍卫将这些东西带走了,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他自然是没有亲自跟宣凤岐道别,反正他知道他来或是走,宣凤岐都不会在意,更不会怪他。
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宣凤岐的唯一。
……
回到宫后,谢云程连碰都没碰到那礼,他又命人在国库里挑选了一些奇珍异宝连同着这份礼一起抬去了长公主府。谢云程以驸马赵逢黎平定叛贼有功为由把这些东西赐给了他们,谢昭华想要送给谢云程的东西辗转一圈后又回到了她那里。
之后,谢云程又派满宫里的文士史官找一些他们看不懂的古籍出来。宫里那些犄角旮旯里快要腐得不成样子的竹简都被他翻了出来,只要是字还能看清的,他便全让人收拾了一翻全部抬去了宣凤岐府中。
宣凤岐起初还在想谢云程要搞什么名堂,可是当他看到那些古籍时眼睛都亮了起来。回宫答话的内监告诉谢云程,襄王看到那些东西后脸上的笑就没停过,好像对那些腐竹十分感兴趣。
谢云程听到之后心里自然也高兴了。
投其所好嘛,说的好像谁不会似的。
谢云程自幼就跟在宣凤岐身边,他知道宣凤岐喜欢看这些东西,只是那个时候他不懂从哪里搞到这些。而宣凤岐总是把古籍上的文字译成大周文字给他看,他说这些故事以及文言诗句有助于大周兴国。于是他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懂得古籍上面的几个字,他知道宣凤岐一定是为他好,所以他从来都不拒绝宣凤岐向他抛来的知识。
也正如宣凤岐所料,他懂了许多,然后还从那些警世故事中举一反三,他将那些手段用在了对付朝臣身上。自从上元节后,大周的朝堂局势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于那些被拉下来的空缺,谢云程特意找了寒门子弟填充。一来那些人家世不算显赫,十分好操控,二来他们也不算无能之人,他这个皇帝不能说的话,自由这些朝臣在前为他冲锋陷阵。
谢云程比所有人都知道宣凤岐喜欢什么,他不能让别人超过他。宣凤岐的欢喜只能是他带来的,他真的很不喜欢别人触碰宣凤岐,调动宣凤岐的情绪。
宣凤岐这几日没事就看那些谢云程送来的古籍,其中他还发现了宫籍起居注有一人是用南越古语写的,这南越古语按理说应该再往前追溯一百年才是,因为南越古国的规模现如今在大周境内勉强只是一个小村。等到百年之后才会发展成强大的国家,而现在他竟然发现了这种好东西。
这份文字记载来自一位南越人,他是个哑巴,所以他所需要说的事情记录的事情都是通过记在这竹简上的。因为他只是个宫婢,所以他所写的东西没有得到过良好的保存,虽然竹简有些腐坏变质,但宣凤岐还是能勉强分辨出上面写的是什么的。这些文字跟他以前挖出的那些南越语有些不同,但是一个国家的文字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他很快便破解了这些文字,然后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研读起来。
据竹简上所述,用南越语所记述的人叫辛夷,他是自太宗皇帝时期就进宫的。宫里的那些没记载的丑事秘闻他差不多也写在里面了,宣凤岐也是通过这些文字了解到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这大周的皇宫确实比他想象的要肮脏不堪。想比之下谢玹的做法竟然还算是温和的了。
同时,这个人好像还在几个皇家大型宫宴过伺候过几回,他详细记载了到底有哪几国使臣前来拜访过。其中还有太宗皇帝送去北塞和亲的明华公主其实是明华公主的婢女,明华公主早就跟自己的情郎私奔了。这里面写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了,但是这都是关于前朝的事了,宣凤岐没有看到关于谢玹的,也没看到关于他的。
宣凤岐觉得自己光靠做梦去回想起从前的记忆是不行的,但他对谢玹,这位扶他上位的皇帝了解的又不多。他确实见过先帝,但是这仅限于梦中。他详细的身世,谢玹从遇到他到带他来玄都的过程他是一个都想不起来,所以他必须从其他地方找寻线索。
宣凤岐看了几天,最后他终于通过辛夷的最后一卷笔记中发现了有关于谢玹的记录。只不过这些腐坏的竹简导致后面的字迹模糊,宣凤岐看不出后面写的是什么。自然了,宣凤岐不会就此放弃,他幸好还记得显形药水的公式,等到把这些潮湿的竹简晾干后再搭配着简易显形药水应该就能知道里面写的什么。
于是他很小心地让人把竹简都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阴干。这些竹简是北方的翠竹,受潮后再通过阳光照射会开裂,所以必须选择阴干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保持完整。
……
就当这一切风平浪静时,天上又开始飘起了雪花。快到二月了,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早早的春雪。幸好宣凤岐早就派人去了北方守着,一旦有灾情发现当地官员就会用最快的速度妥善安置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