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程听到这话后猛的抬起头红着眼睛看着他:“皇叔怎么能算是‘别人’呢?皇叔说过,你是我在这世上最亲近的人,若是连皇叔都这样说的话,是不是就代表着皇叔从未将我当作亲近的人看待?”
宣凤岐从谢云程泛红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点点怒意,但他更多的还是难过。宣凤岐连忙说着:“不是,我从来那样想过。陛下与我互相依靠,自然是最亲近之人,陛下仔细想想是不是我之前的几次计划都与陛下商量过?我只是不想陛下太过劳累,毕竟学无止境,陛下就算通读古今史学也有很多没未接触过的东西,陛下应该多把心思放在治国为民之道上……”
“够了!”谢云程此刻忽然暴起,他像是把压抑在心里许久的话一口气吐出般:“皇叔那么喜欢大周的江山,甚至愿意为了大周百姓积劳成疾,为大周江山废寝忘食,那么皇叔为何不直接说要我将皇位禅让于皇叔呢?”
对啊。如果宣凤岐不想当皇帝,为何会对大周的江山那么上心,为什么会那么心系大周的黎民百姓,他所行走的每一步都在权力的刀刃上,他对权力是那么的渴求,却又因为权力被困在玄都,被迫对那些百姓负责。
宣凤岐听到这话后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他站起来看着谢云程,此刻他的冷漠全写在眼里。幸好谢云程耍小脾气的时候只是当着他的面,若是谢云程当着外人说出“禅让皇位”这种话他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谢云程也不知自己刚才说了怎样的话,他此刻只看到了宣凤岐冰冷的眼神,那种表情是厌恶的前兆,是想舍弃他的警示。谢云程忽然慌了,他连忙上前抓住宣凤岐的衣袖:“皇叔,如果你说想要,我可以给你。求你不要向我露出这样的表情,我错了……”
宣凤岐缓缓放开了谢云程紧抓着他袖子的手:“陛下今日怕是睡糊涂了,方才那些话我只当是玩笑了。只是这玩笑只有人觉得好笑才是玩笑,陛下以后可千万别说这种冷笑话了,今日只有我听,明日若是有他人听到陛下便是要让我身陷囹圄了。”
他感觉到了宣凤岐现在有些烦他了。
但是这就是他的心里话。宣凤岐维护他,为大周的江山着想,却这样清楚明白的说自己不想争皇位,他要怎么想?谢云程很清楚他现在是大周的皇帝,无论他有没有实权,他都是大周江山的主人,那为何宣凤岐会如此为大周尽心尽力呢?
他跟着谢玹的时候可没做过这些事情。
谢云程想不明白,他真的想不明白。
傀儡做得久了也会生出心来,所以他说刚才想把皇位送给宣凤岐是真心话。
第92章
宣凤岐只当谢云程是说了胡话:“陛下, 我从未觊觎过你的皇位,你以后也别再说这样的话来试探我了,否则你便是将你我二人的性命放在烈火上炙烤。”
试探?
谢云程呆愣在原地。
原来他这些发自肺腑的真心之言在宣凤岐眼中都是试探吗?
谢云程愣了许久, 等他回过神来时宣凤岐已经离开了。他以前想就算自己一片真心宣凤岐永远都不知道也好,他愿意像这样永远守在宣凤岐身边,但是到头来全都变成了他为了皇位的一种试探,他甚至都不敢想宣凤岐就是这样看他的。
谢云程曾经想过无数可能。宣凤岐为了大周的江山尽心尽力就是因为想谋权篡位,谢云程每每这样想的时候都觉得心里舒服不少, 起码他觉得自己还有可以被宣凤岐利用的价值,可是宣凤岐离开时眼中的那淡漠的神情不似作假, 他是真的对皇位没那么渴望, 最起码没有渴望到利用他这个孩子不择手段的地步。
那宣凤岐尽力保住大周的江山是为了什么呢?
谢云程想了很多。他不觉得宣凤岐会为了大周的百姓会做到这种地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宣凤岐才不是一个圣人——宣凤岐有着自己的行事风格,他不会被规矩束缚着,谢玹还未驾崩时他便没做过这些事情。
谢玹?
对了,还有那个把他留在玄都的先帝。先帝在世时对宣凤岐万般宠爱, 难道宣凤岐真的动了真心才决定要帮他守江山?
谢云程脑子里冒出这个想法后忽然觉得自己被雷劈了一样。
怎么可能呢?
不可能的。他明明感觉宣凤岐很厌恶谢玹的……可若真的不是如此的话,宣凤岐又有什么理由继续苦苦守在这里呢?
谢云程害怕了,他打心里涌上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他害怕宣凤岐早就心有所属,害怕宣凤岐会在他没有价值后就毫不犹豫把他抛弃。
他不能这样的,宣凤岐不能这样对他。
……
许是宣凤岐最近太急了, 他竟忘了自己身边还有一位神医出身的洛严。洛严自然医术高明, 那么由他研究瘟疫的药方应该很快便有成效才是,可是就当宣凤岐派人去请洛严时, 回来禀报的人却说洛神医失踪了。
洛严所住的宅邸虽是在玄都城最热闹的地段,但那处宅子少有闲人出没,而且那宅子里的东西都完好无损, 就连屋子里还乱放着洛严曾经翻过的几堆医书,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别人洛严不是被匪徒掠走的。
宣凤岐有心想让人查一下洛严的下落,可是他现在面对着诸多烦心事,城中百姓心中的恐惧不安一日胜过一日,但是宣凤岐还是未下令打开城门,有些百姓家里那点仅剩无几的存粮也要见底了,百姓不满的声音也是一声高过一声。宣凤岐虽然担心洛严,但他还是顾全大局只是派出一小部分人留意着洛严是否在玄都出没。
现在摆在宣凤岐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让那些心生恐惧的百姓相信他。
宣凤岐早就让户部清点好玄都内各个粮仓的粮食了,他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发放下去就是因为知道那些百姓手中应当是有余粮的。等到所有人饿到不行时他才会把这批粮食作为紧急储粮分发给百姓,如此一来他还能顶着压力多关城门几天。虽然他已经尽力了,但这不远不及瘟疫的传播速度,围绕着玄都城外的几个村落也有人因为感染瘟疫而陆陆续续死去。
宣凤岐也见识到了这瘟疫的厉害,这瘟疫会在病人身上肆虐几日,若是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便只能一命呜呼。此病传播速度之快远超他的想象,又是仅过了三日,外面巡查之人便道已经有四五个村子死于瘟疫了,那些村子里除了几个人幸免于难外,其他人都在当日死后就烧了。
宣凤岐敲着下面呈上来的一道道奏折,明明再过几日他就能知道瘟疫的范围了,但是玄都城里就是在这几日里就发生了不下十次的百姓自发组织的暴.动了,虽然他们很快就被军队压了下去,但宣凤岐知道民间不满的声音是越来越多了。
宣凤岐叹了口气,他对着户部说道:“把粮食都发下去吧,若是有人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贪下救济百姓的粮食,那么无论是谁何种原因,一律格杀勿论。”
这粮食本是支撑着玄都中权贵过活的,可是宣凤岐现在却把这些粮食搜集起来送给那些刁民。那些刁民怎配与贵族享用同样的东西,纵使这是宣凤岐的命令,底下的人也觉得宣凤岐是疯了。
明明就是打开城门就能解决的事情,他偏偏把事情弄得那么复杂。这就导致玄都的百姓怨声载道,不满他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若是宣凤岐不能妥善处理这些事情,恐怕他这个摄政王也要当到头来。
虽然那些人很想这么劝宣凤岐,但宣凤岐的一句“格杀勿论”把那些人的话都堵在了嘴边。他们知道仅凭自己是无法撼动此时的宣凤岐的,无论如何他们也只有听从命令的份。宣凤岐办事如此霸道不讲道理,而那位真正的皇帝一直待在深宫中从未露面,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如今皇帝真的只是宣凤岐掌握政权的一个傀儡。
就当众臣散去后,宣凤岐又传问了太医仔细询问了药方的进度,那些太医研究了几天也没研究出过所以然来。不过他们根据以前流传下来的瘟疫旧方又加上了几种草药制成了新的药给那些感染瘟疫之人服用了,那些症状较轻的,比如只出现咳嗽头疼的人很快得到了控制,至于能否痊愈还是得观察几日的。但这药那些症状较重的就显得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