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法_作者:颜研(172)

2017-08-18 颜研

  步朗尼摸摸耳朵,“别这样叫我,听得难受啊。”

  黎向荣微笑道,“直接叫他名字就好了。”

  刘云闲立刻说,“步朗尼,越是简单的菜越考验厨师的功力,你是深有用心啊。”

  步朗尼喝了一口茶,撇撇嘴角,“你想多啦,哪有那么麻烦。”

  凉菜上得很快,没要酒水,就着淡淡的热茶动起了筷子。

  刘云闲吃了几口连声赞叹,黎向荣一本正经道,“人家这是正宗的宫廷菜呢,当然好吃了。”

  刘云闲惊道,“不是吧,京城随便一小饭馆,就是宫廷菜?这牛皮也太海了。”

  步朗尼淡淡道,“宫廷菜又怎样,只要食客喜欢,什么名头并不重要吧……”

  说到这里他心头一动,抬起头正好看见黎向荣认真地注视着自己,目光中有一些更深沉的东西,仿佛响应着他逐渐变乱的心跳。

  黎向荣轻声道,“其实明清以来,宫廷日常用餐并不以珍馐佳肴为主,取料极为平凡普通,味道也严格遵循传统,不以标新立异为追求……”

  步朗尼很自然地接口,“御膳、宴席之类,几乎只是为了摆谱,不过是夸富斗阔和腐败没落……”

  黎向荣静静地看着他,步朗尼忽然明白了,黎向荣只有厨师的表,没有厨师的里。

  他努力磨练厨艺,因为那不过是一种工作;他苦苦追求着的东西,也不过是周围人的认同;他只是要gān好自己能gān好的事qíng,而非热爱厨师这一行当本身。

  步朗尼叹了口气,目光却从未像此时一样柔软,“阿荣,你如果不想当厨师的话,会想gān什么?”

  刘云闲咬着小huáng鱼,奇怪道,“阿荣怎么会不想当厨师?”

  黎向荣笑了笑,“我没想到gān其他的事。”

  服务员恰好送上了热菜,介绍道,“金银鹿ròu,出自清宫御膳房,分huáng、白两色,huáng者象征‘金’、白者象征‘银’,很有彩头。”

  那一盘鹿ròu条银相间,香气扑鼻。

  步朗尼第一个动筷子,夹起一条慢慢品尝,评论道,“香咸可口,苏而鲜嫩,这是用玉米淀粉和蛋huáng调浆上色,很考验上浆和油炸的手艺啊,那白色的应该是用蛋清糊……”

  黎向荣对刘云闲笑了笑,也拿起筷子夹起一条,轻声道,“鹿ròu,质嫩,富于营养,ròu味甘温,补中,qiáng五脏,益气……”

  刘云闲看他吃完,淡淡问道,“怎么样?”

  “哎,刘云闲你也吃啊?”步朗尼招呼他动筷子,刘云闲勉qiáng笑了笑,“不,我不吃荤。”

  “你是素食主义者?”步朗尼挑了挑眉毛,“尝尝吧,很难得的。”

  刘云闲客气地笑着,很坚定地说,“我不吃这个,素菜就快上来了。”

  “那你是佛教徒?”步朗尼还在追问。

  “我不是佛教徒,也不算是真正的素食主义者,”刘云闲解释道,“我只是一个素菜厨师,事实上,在几个月之前,我还在预赛上做了螃蟹,但是,怎么说呢,”

  他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也许别人会认为我是装模作样,我在那个比赛后已经下定决心,既然要开素斋馆,怎么还能大言不惭地继续做荤菜,继续吃ròu呢?我想做一个真正敬业的人……”

  黎向荣慢慢放下了筷子。

  有什么东西在萌动,在转变,在向着一个明晰的方向,有了新鲜的目标,更坚决,更鲜明。

  步朗尼轻巧地把盘子移动了一下,让继续上菜的服务员把砂锅白菜和迎chūn罗汉斋放到桌子中间。

  一时沉寂的气氛重新点燃,黎向荣笑道,“北京的青口大白菜名声远扬,鲜嫩无比,快尝尝。”

  刘云闲很配合地捞起一大块,塞进嘴巴里,烫的呼呼直吸气,那一盆白菜色泽金huáng,汤汁洁白如奶,原汁原味,清鲜慡口,步朗尼眼见汤汁中漂浮着几

  只小小的海米,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出口。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就是几只虾米嘛。

  最后的迎chūn罗汉斋,是用红萝卜、炸面筋、白果仁、发菜、腐竹、冬菇、云耳、荷兰豆、竹笋、白菜梗等各种素材,刘云闲说,“在大年初一这天,很多地方有吃素斋的习俗,罗汉斋本来就是传统菜,要是能再创新一些,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