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恒打开了网页,他的认证名赫然是微言CEO,而头像则是一轮新月。
“你应该用你的照片做头像,会有很多人夸你帅气。”明玥如此建议道。
周自恒与周冲不同,并不乐于炫耀,况且:“你经常夸我帅气就够了。”他将姿态摆的很端正,昭示名糙有主。
而话题再转回帮忙上,周自恒和她提要求:“你帮我发第一条微言。”
“你自己就可以发。”明玥疑惑不解。
周自恒毫不犹豫道:“可我抱着你,就腾不出手打字了。”他说得毫不心虚,并且眼神都是真诚的。
明玥只好同意:“那发什么?”
周自恒早有腹稿:“你发‘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再次借用这句《少年中国说》的名句,明玥恍然有时过境迁之感,她将文字打上,发表出去,又询问道:“是在说微言吗?”
“既是在说微言,也是在说我们。”周自恒握住她的手,嗅她的发香。“希望来日方长,足够白头偕老。”
第114章早晚下三巴(二)
2012年9月。
四年的时光对于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来说,实在用不着做上记录,一千多个日夜尚不能让绿树成林,也不能让山川地貌改变,更不会让城市的格局天翻地覆。
但这一段时光,却已经足够让一个人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足够让高楼林立,车马不息;更足够——
让微言从沧海一粟长成参天巨木。
从举步维艰、张皇仓促,到稳扎稳打、开拓进取,借着互联网市场的东风,受益于智能触屏手机的广泛运用和通信业务的繁荣让微言从崛起到兴盛只花了短短几年时间。
涉足微型博客领域的门户网站多如牛毛,但这块蛋糕一直被微言把控在手中。其中最有竞争力的腾讯滔滔在去年宣布放弃滔滔,并入空间说说,融为一体。
至此,微言做到了真正的一家独大。
伴随着丰收果实一并到来的还有无数争议与挑战。
微言也并非自始至终都一帆风顺。
路遇荆棘,也遭冷雨,跌跌撞撞——组建巨型服务器遇到挫折算是小事;网站数据遭受黑客攻击着实让人焦头烂额;国内搜索巨头曾提出以六亿美元收购微言,高额的金钱使人动心,公司内部对是否答应一事也有过巨大的分歧……
困境带来成长,从初出茅庐到天下闻名,微言和他的运营团队就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飞速成长。
微言未曾搬迁公司地址,但占地已从顶层一楼,扩展为三楼,背靠海淀区大学城,面朝中关村,在这个高新技术发达的产业园区,微言的LOGO无论白天黑夜,都引人注目。
扩大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微言接收了来自高盛等企业的巨额融资,但与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外来资本没能最终控制公司,也没能将任何一位创始人赶走,更不能过分左右公司政策。
这得益于微言CEO的qiáng硬手腕和治理谋略。
周冲于周自恒二十二岁生日时将手上所持股份和董事席位全数转给儿子继承,让周自恒对董事会拥有了绝对多数的控制权。
因为气势冷硬又霸道蛮横,周自恒这位年轻英俊的CEO被公司职员戏称为“bào君凯撒”。
每周一的例会最是难熬,尽管总裁并不多话,也不过多指责,但就是因为不动声色,才难以揣摩君心而惶惶不安。
这位总裁生的非常好看,可谓是潋滟华容,不仅眉目如画,全身上下——就连手指都十分白皙修长。
他常常会在例会后用弹钢琴的手写出针对部门的反馈邮件,言辞练达,却字字戳心。
于是就算这双手生的再好,也没有人敢于欣赏。
而此时此刻,周自恒就用这双手,在庄重的办公室中,替明玥剥了一颗奶糖。
照电脑桌上的包装纸来看,他大概已经剥了一盒,但却没有厌烦,甚至乐此不疲。
电脑屏幕上显示周自恒的工作邮箱,里面塞满重要邮件,明玥坐在他腿上扫了一眼——
她认为周自恒应该非常忙碌,如果她懂事一点,就应该从他腿上滑下去,而不是缠着他打闹。
想是这么想没错,可明玥却十分贪恋他身上的温暖,一面环着他的脖子,一面却问:“你忙工作吧,我可以一个人待着看杂志。”
她言语罢后,非但没有放开他,还把他抱紧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