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这么说着,手上却不见半点的客气,伸手将卷好的蛤蟆头接了过头,放到鼻下嗅了两嗅,然后,还一脸陶醉的模样,那架势,跟一个酒鬼见到了窖藏百八十年的美酒一样,看得江文涛一愣一愣的。
在轩辕十四看来,这蛤蟆头可是这里大的老舅“敬”上来的,那还不赶紧接过来?再者……
烟叶的好坏,也是分级的,真正的好烟叶,分级标准相当的严格,具体的说,分为五大步:一是挑毛样,范围广。毛样的挑选准备是制作烟叶标样的基础,没有充足的、多样化的,具有足够代表xing的标样原料,就难以制作出一套符合“国标”要求的烟叶标样。挑选毛样时,关键在于挑选范围要广,烟叶数量要充足、要具有足够的代表xing,不同部位、颜色、长度、成熟度等的烟叶都要全部选进毛样中去。这样,能便于制作较全等级的烟叶标样。
二是再次选,要细心。由于烟叶外观质量是连续xing的,加之不同栽培,调制水平的烟叶部位颜色特征以及其他外观特征有时呈现不同规律xing,导致相当一些烟叶外观特征似是而非,不易判定。若将这些烟叶选进样品,很容易混淆部位、颜色界限和等级界限,终制成一套失败的样品。因此,挑选好毛样后,还要进行二次分选,在二次分选过程中,要去掉特殊的烟叶,为下一步分组奠定基础。
三是定部位,比颜色。毛样经过二次分选后,首先要进行分组挑选。依照烟叶的部位、颜色和副组烟叶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组。分组的重点是部位和颜色,其中对部位进行分组是关键,部位找错了,一错百错。部位分组主要是脉相、叶形,同时参照颜色、厚度、叶面特征进行区分,分出下,中,上部叶。然后,依据颜色的深浅进行二次分组,在同一部位内区分颜色较为容易,依据部位和颇色的特征分出下部柠檬huáng和橘huáng色组;中部柠檬huáng和橘huáng色组;上部柠檬huáng,橘huáng及上部红棕七个色组。在生产水平较高的qíng况下,还要分出完熟叶组;依据“国标”的文字要求,按照副组烟叶特征分出上部杂色、中下部杂色、光滑叶,微带青、青huáng五个副组。
四是多因素,分等级。烟叶的番茄因素共有6种,即成熟度、叶片结构、身分、油分、色度、长度。如何在分级过程中正确掌握和应用这6种番茄因素,笔者的体会是:成熟度分大类。凡成熟叶片都放入正组(x4f,x4l例外),反之放入副组,叶片结构同成熟度密切相关,可以不管。油分,色度关键。油分、色度是区分烟叶内在、外观质量的显著因素。油分分为“多,有、稍有、少”四个档次,色度分“浓,qiáng,中、弱,淡”五个档次,分开不同的档次,也就分开了大致等级。叶片长度应有区别,从高到低依次变短,注意一个等级质量的低限和高限烟叶的叶长均不能低于本等级的低标准要求。部位也能定级别。部位是分组第一因素,有时也是分级的关键因素,某些部位与等级具有一定的对应xing。
五是界限清,数量足。在分好等级的烟叶中,先将质量中等的烟叶选出,再将质量较好和较差的烟叶选出。在合成烟叶标样时应以各等级烟叶中的中等叶片为主,并将同一级内大致相等的较好和较差叶片进行合理搭配;相临等级之间的烟叶质量要有一定的区别,做到界限清晰。我们常常看到个别单位制定的部分等级标样只有4——7片叶甚至少,这样的标样缺乏代表xing。国标规定:烤烟实物标样每把叶片数为20——25片叶。每一个等级标样的叶片数量必须达到这一规定,否则不具有代表xing。
无论从哪个分级标准来看,江文涛的这些用普通布袋胡乱装着的烟叶,都是烟中的jīng品,看着老一辈抽了一辈烟的轩辕十四,哪还看不出这东西的好?这样的好东西,对于爱好这一口的他又怎么能说放过?即便是不是江文涛不敬烟,单单被自己看到,想尽一切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弄来一些!
可以说,江文涛这一举,完全可以说是送羊入虎口!ròu包打狗,有去无回啊!
这么一错神的功夫,轩辕十四已经将主意打到以后的酒桌上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可爱”的老舅给灌爬下,勒索点烟叶出来!为什么要灌爬下呢?废话,喝多的人嘴没个把门的,要点东西容易啊!
叼住了足有一根指头粗的蛤蟆头(分明是江文涛给加了料的),自然不能再劳烦老舅给自己点上,人家这么高的身份,敬根烟也就够意思了不是?拿过楚书晗手中的火柴,“哧”地一声点燃,深吸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