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桂树身上的大亮点是枝条自然扭曲生长。据2004年定点观察,早chūn梢及晚秋梢都是平直生长的,没有弯曲生长的现象;而晚chūn梢、夏梢和早秋梢则必定自然弯曲生长而构成“龙”的造型。这可能是晚chūn梢、夏梢和早秋梢这三类嫩梢,在30℃左右的阳光直she下,一度软蔫下垂,待温度下降,再因极xing关系恢复向上生长,终而形成扭曲造型的枝条。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纵观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无论是流传下来的文学、绘画和雕塑作品,还是群众间的民俗习节,龙的形象比比皆是。“九龙桂”枝条造型奇特,其圆弧状的扭曲枝条纯粹是自然形成,没有丝毫人为加工,这是它栽培观赏上一大亮点。加上它紫红色的梢和清香宜人的银白色花冠,使其成为一个集绿化、美化、香化三者为一体的优良桂花品种。适合用作市民广场和公用绿地的栽培观赏,又可作为居室、宾馆、会议厅等处的高档摆设盆花。
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huáng腾达者谓之“折桂”。“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yīn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中“晓露秋晖浮,清yīn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所以,现在市场上形成一股“桂流”,人们喜爱桂树,纷纷栽种。许多桂树盆景应运而生,这些盆桂大多是嫁接而成,其以形态奇特,花期较长闻名,畅销市场,形成其独特的文化cháo流。
轩辕十四拿着一串桂花愣愣出神,思想格然开阔,赏花弄木也挺有前途,以后可以培育一些观赏xingqiáng的盆景树木,有兴趣了还可以参加个什么花卉博览会的。
来到自己的卧室,将桂花串在朦胧刚醒的楚书晗面前扬了扬,楚书晗还没明白什么意思。轩辕十四只好将桂花放在妻的手心,说道:“昨晚桂花开了,难得一见的九龙桂!”
楚书晗捧着这串桂花就像捧着绝世珍宝,小心翼翼。没有那个女人不爱花,尤其,这桂花的香气是如此的迷人,她还以为轩辕十四这是在送她花呢!
看着妻流光溢彩的眼神,轩辕十四不自禁的放轻了声音,怕惊扰了这份迷人的chūn色,道:“会做桂花糕吗?”
楚书晗摇了摇头,桂花糕她吃过,确实是很好吃,但是,吃过不代表会做啊!虽然近她学了不少的菜式,但限于食材,多以东北菜为主,桂花糕这种hb省的小吃,显然很难在东北找到相应的食材。
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从今以后,桂花在四季山庄,显然不再是什么难得之物了!
“起chuáng吧,先别睡了,我教你做桂花糕,爸和妈还没吃过这种东西呢,等他们起来了,让他们两位老人家吃吃惊,过过嘴瘾!”轩辕十四笑道。
“好!”
第203章 桂花糕
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蜜糖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
三百多年来,继承桂花糕制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断改进工艺,现以jīng制白糖、饴糖、面粉、糯米粉、菜油、蜜桂花等为制作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好,经过蒸、炒、磨、拌、擀、匣、刀切等工序jīng制而成。该产品具有洁白如玉,清甜慡口,细腻化渣,桂香浓郁的特点。
从桂花糕的产地上大致可分为咸宁桂花糕、南京桂花糕、峡阳桂花糕三种。
咸宁桂花糕产自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湖北咸宁,桂花糕创制于明朝末期,糕质细软滋润、色泽洁白,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老幼妇女均宜食用,是馈赠亲友、自奉之佳品。湖北咸宁桂花糕的特点是配料独特,油润不腻,入口不涩,吞咽苏滑,甜中有咸,香里带凉,倍受人们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