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稻米的美味,单就那几乎翻了近一倍的产量,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那意味着全世界受饥饿的人群几乎不在为粮食而发愁!
轩辕十四只是微笑着,事实面前,他再是谦逊也没有用,多了,就假了。同时,他是敬佩袁隆平。
眼前这位被誉为杂jiāo水稻之父的老人一辈把培育杂jiāo水稻当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么大的年纪依然坚持亲自查看水稻、培育水稻,就像他说过的话一样,把一生jiāo给杂jiāo水稻我无怨无悔。而自己呢?自己只是像应付工作一样培育着水稻一心只想培育濒危灭绝的物种,却忽略了大众物种的价值,大众物种是朴实的物种,它们为人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它们为人类贡献着各种各样的能量。
虽然自己总是在说自己是一个农民,但是,太多的太多,自己脱离了一个农民的范畴,仔细一回想起来,自己哪一点像农民了?又有哪一点反馈给农民了?想到这些,再对比面前的老人,轩辕十四一阵的惭愧。
或许,水稻上,是自己第一个回馈吧……
可笑自己,先前还算计着水稻卖多少钱一两……要那么多的钱,有什么用吗?花的完吗?自己还真是钻钱眼里去了!
“袁老,谢谢您!”也不管袁隆平理解不理解,轩辕十四深深地一躬到地,郑重地说道:“我这就准备筹建大型的种培育基地,争取在短的时间将型水稻推向市场,推给广大的农民朋友,至于价格……”
轩辕十四微一沉吟,道:“袁老,您看,比现在市价略低,您看怎么样?”
一个深深的鞠躬表达着轩辕十四对袁隆平的敬意,这么一个崇高的人值得轩辕十四这么做。曾经有国外的媒体这样说过一句话:如果说世界上富有的人要数谁的话,那么一定是袁隆平他老人家,而不是比尔盖茨,袁隆平弄出来的杂jiāo水稻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的人类,如果换算成钱,换算成财富的话那得多少?无法估量,真的无法估量,恐怕比一个国家的国库还要多,恐怕能买下十几个小国家。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人,他把自己的技术献给了国家,每个月拿着少许的工资拼命的提升着稻谷的产量。难道这样的一个伟人我们不应该值得尊敬吗?难道不应该向他鞠一个躬吗?应该,完全的应该!别说鞠一个躬,就算是鞠十个躬、一百个躬都是应该的,因为它值!
第三卷 当惊世界殊
第259章 前往葛家村
开着车前往葛家村,轩辕十四心中满是忐忑不已,他可不是一次的听父母说,自己这个外公脾气那是相当的犟,一旦决定下来的事,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手,虽然有父母一再的鼓气,但是,轩辕十四也不觉得自己的人格魅力会有那么大,一去就能让老爷回心转意,不再拿当年说事!
虽然自己是他老人家的亲外孙!
看了看摆在后面的那盆银桂,轩辕十四无奈的摇了摇头,不管怎么说,也要试试看,谁让那是自己父母的心结了呢。
银桂,正是买自区近平的那一盆,别人束手无策的病症,到了轩辕十四的手里却是再简单不过了,早在去b市前一份特制的培养液浇了下去,不单是毛病尽去,就连基因上也达到了完美的程度,短短地几天过去了,虽然还谈不上枝繁叶冒,但绝对称得上是欣欣向荣了,以至于耐不住心中牵挂的区近平跑过来看到后,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他那株重病垂危的银桂,连呼“奇迹”不已!
本来,轩辕十四是打算送jú花的,算是投老爷所好吧,自己买的那几盆jú花,经过这两天的整理,也算得上是jú中的贵了,但是,轩辕十四总觉得不那么够分量,思来想去,后还是选择了银桂。
袁隆平还没走,说是还要在四季山庄观察几天,毕竟四季并存太神奇了,而且,里面所有的物种都是完美的基因,甚至还有些是珍惜的物种,即便是袁隆平研究的不是这方面,但终是可以借鉴借鉴的,而且,年纪大了,来一次就少一次,怎么不好好的看上一看,研究研究?没办法,轩辕十四只能丢下了袁隆平他们,外公的生日要紧啊,尤其还是这么多年来的第一个生日,只能嘱咐村里人尽量配合袁隆平了,而袁隆平对此也表示了理解。
驾驶着车,轩辕十四想到袁隆平说的话,袁老说回去后就会将基因水稻的事反映给主席总理他们,对这个,轩辕十四只是报以一笑,却没怎么放在心上,不会直接把技术就这么jiāo了出去。这两天他想了许多,他承认,国,他爱,但是,自己的成果成为了别人敛财的手段,那他不g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