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门外_作者:芳瓶十一(53)

  “那么如果我问问少帅呢?”这是迫不得已的一步棋。杨满并不想滋扰病人,也知道huáng鹤如今是将在外,未必能受君令,但他实在没辙了。

  huáng鹤不为所动,他眼睛都没眨一下,冷冷的说,“你可以试一试,少帅对你的感qíng很深,我想他是不会拒绝你的。但到底要不要因为一己之私,就将朋友置于险地,就看你自己的觉悟了。”

  杨满很想骂一句娘,他长于鱼龙混杂的烟花地,并非看不穿对方的伎俩。但出身卑贱未必xingqíng凉薄,对方也吃准了他这一点,所以思来想去,杨满还是没忍下心来去找廖枯人。

  第32章

  接下来的日子是更加的百无聊赖。但看到廖枯人的伤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杨满还是高兴的。

  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多了,聊完了旧事就聊近事。

  从外面的消息来看,这次的暗杀事件民众反应大,但官方却没有表示,可见国民政府对外是要示好到底了。这使得廖枯人的立场尴尬,仿佛一个弃子。当然,或许真的是也说不定。

  听廖枯人说,huáng鹤的建议是以退为进,让他辞去国民政府授予他的华北军区副总司令的职务,以养病为由宣告退隐,然后再出国争取政治支持。

  杨满对政治不是那么在行,给不出什么建议,但他倾向廖枯人能够出国静养。不管怎么说,国内这样刀剑相bī的气氛,对他的健康是大不宜的。

  听到杨满附和huáng鹤的提议,廖枯人意外的高兴起来。几乎是一时脑热,就冲口而出,“跟我一道走吧小满,我们可以先在欧洲逛一圈,然后再去美利坚。英国、西班牙还有法国,上个世纪到现在的航海qiáng国,你都可以去看一看。”

  出去看看是不错,不单是看看洋人们的工业,也看看他们的生活。听说那里的工厂很多,规模也很大;城市的马路上车子密集;女人们念了书出来做事,能做到跟男人一样的位置。西方的思维,跟中国是多么的不同,差异大到匪夷所思,被乔正僧说出来,往往让杨满咋舌。

  这样想着,杨满便有些出神。廖枯人以为他在考虑,便没有打扰,安静的给他时间。谁知杨满根本没有当真,他开玩笑说,“坐船还是坐飞机呢?不坐船有点忘本,但我还没坐过飞机呢。”

  廖枯人反应过来,于是很认真的再次说,“我是说真的,一起走吧。到了外面我不拘束你,你可以自由行动。”

  杨满摇摇头说,“我不去。”

  廖枯人问,“为什么?”

  为什么,杨满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好像当初乔正僧要带他离开南京,他也是不假思索的给出了答复。

  改变意味着舍弃,舍弃那些旧的,去迎接某些新的。

  虽然那些陈旧也曾经灼灼燃烧,带给他些许温暖。但如今正在腐朽,慢慢死去,变成他人生的负累。那么是否就可以断然割舍,一去不回呢?显然他做不到。

  或许自己真的是个没有魄力的人,杨满难免自省。他的xing格如此的软弱,导致他的态度如此的保守。那些无用的东西牵绊着他,使他的生命变得沉重,不能轻松的跨出前进的步伐。

  上一次乔正僧把秋雁捎带上了,这一次廖枯人不会。而且就算他真的这么做了,杨满也不能答应。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又有了一些东西在他心头滋长,并且牢牢地抓缚着他。

  一些无望无用的感qíng,徒增烦恼而已,但杨满丢不开也挣不脱,这或许就是他的命数了。

  对于乔正僧,杨满的答复是舍不得秋雁;对于廖枯人,他不能说自己舍不得乔正僧。那么只好重复上一次的回答,当初还尚有几分真实的答案,如今却成了一个十足的借口。

  种种qíng由,本不足为外人道之。外人看不穿的这个解释,倒还算是合乎qíng理,至少廖枯人相信了,开始认真的劝说杨满,并且承诺在他出国期间找人照顾秋雁。

  杨满清楚,廖枯人不知道他与秋雁真实的关系。他犹豫着要不要说出来。如果说出来了,效果会不会恰得其反,引起对方更激烈的回应。

  这当然是难以启齿的,但在小chūn楼里,杨满还不觉得怎样难堪。那时候他已经在乡下躲了两年,等到廖藏林调任才回到南京。

  十五的年纪,差不多已经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加上些在外头飘dàng的历练,已经很有了些年轻男子的味道。这时候杨满的人才也显了出来,眉目清秀,身姿挺拔。在jì馆里行走,时常引人侧目。这里头不但有姑娘,还包括了一些寻欢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