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夜里,并不怎么凉,匆匆忙忙赶了一路,段誉的T恤有些汗湿。将车推到店的后院,锁了车之后,段誉急急忙忙从后门进到了厨房。里面,刘师傅已经把蟹和工具放在了桌上,慢慢悠悠地剥起了蟹。
是的,看官们,您们没有猜错,段誉凌晨四点的临工是为S城老字号点心店“王府”做开门前的准备——剥蟹。“王府”最最有名的点心便是蟹粉小笼,门口总是有人排着队买热乎乎的小笼,大夏天也是这样。
据说,许许多多的酒店也会到“王府”来购买蟹粉,图个方便省事。所以,“王府”里头,总有几个师傅从早到晚的剥蟹。
“王府”里剥蟹最快的苏阿姨剥一只蟹大概用时两分二十秒,她的剥蟹神功那可是上央视表演过的,速度之快,手法之凌厉,无人能及。其次就是另外一位陆师傅,大约用时两分四十秒。可是,两位师傅是大师,上班时间是早八点至晚六点。而“王府”开门时间是早上七点,若是想在开门的时候就能卖起蟹粉小笼,就必须有人在六点之前准备好蟹粉。
蟹这东西是很神奇的,一旦进过冰箱或者隔夜摆放,再入食物,便总有股不新鲜的味道,所以必须当天剥蟹当天使用完毕。
所以,“王府”里最早上班的,不是准备和面的师傅,而是负责剥蟹的小工。
当初,段誉找到“王府”的门市经理,说自己希望能打个零工,为店里剥蟹的时候。差点没把人家门市经理给吓倒。
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看着像是高等学府的学生,竟然要到点心店剥蟹?!闻所未闻的事啊!况且,他们有天下第一的剥蟹能手苏阿姨,要个这样的毛头小伙子干什么?
当时的段誉,才二十一岁,大学二年级。
“我知道,为了开门能卖上东西,要在凌晨开始剥蟹,我愿意凌晨过来剥蟹。”段誉诚恳地看着门市经理。段誉的爸爸曾经是个点心师傅,所以,段誉知道这一行的规矩。
“可是……”门市经理看了看玻璃墙里飞快剥着蟹的几位师傅,又看了看段誉,想说什么不言而喻。
“要不……您先看看我的手艺?”段誉自信满满地说。
门市经理直到现在也回忆不起来,他当初是为了什么就轻易地给了段誉一个展现手艺的机会,世界上的事,或许总是这样。
段誉跟着门市经理走进了厨房,他洗净双手,熟练地戴上口罩和手套,拿起工具开始剥蟹,完整地剥完一只蟹大概用时三分二十五秒左右。厨房里的人,自然都是目瞪口呆的。
这年头,小小年纪有这个手艺的,还真是找不到了。
自那以后,段誉便在“王府”打起了临工,一直到了现在。
“刘师傅,真是对不起,今天起晚了。”段誉十分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已经在剥蟹的刘师傅,快速洗净手,穿上厨房里专用的服装,戴上口罩和手套,坐下来便开始剥蟹。
“呵呵,小段啊,难得你坚持那么多年。这活,辛苦着呢。”刘师傅倒是无所谓段誉的迟到,反正也就二十分钟,不影响开门。他看段誉接手剥蟹,便放下工具,起身做其他准备工作去了。
段誉看了一眼刘师傅,歉意地笑了笑,并不说话,专心致志剥起蟹来。心里倒是开始计算,一小时十元,半小时便是五元,五元够他吃一顿早饭外加晚饭,损失惨重!
“小段啊,你是剥得越来越快了,不出几年,怕是要超过苏阿姨咯!”刘师傅烧起水,把面粉拿出来,又从冰箱里拿出各种食材,一边说一边与段誉唠嗑。
“呵呵……”段誉只是笑笑,要紧剥蟹。
如今的段誉,若是手势好,剥一只蟹的用时可以突破三分钟大关,速度直逼陆师傅了。可是,今天的段誉显然状态不佳,速度明显下降。
“咦……?今天怎么啦?速度有点慢了嘛?”刘师傅完全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是笑嘻嘻地看了看盆,用手捋了捋段誉的后脑,宠自家孙子似的说着话。
“唉……有些牙疼。”段誉只觉得牙齿越来越疼,他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的确有些奇怪,他真的许久没有做梦了,每天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回到家打理完毕躺到床上,只需要十秒钟他就可以沉沉的睡去,没有时间做梦,能睡一会儿是一会儿。今天怎么会做梦?梦里他才七岁,可那些挥之不去的事,并不是发生在七岁呀!太古怪了!是因为想爸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