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辰的眼睛弯下去,细细碎碎的落满了笑意:“记得爬回来!”
第99章 后记:
后记(异常啰嗦的后记……汗……):
一个故事,总会有一点主题,这一次我想要讨论的是爱的付出与回报。
付出是给,回报是求。
如果专注一方的感觉,忽视另一方,就变成了用qiáng。
qiáng给,或者qiáng求。
qiáng求是错,那么……qiáng给呢?
因为只想纯粹的讨论爱,所以并不像《流光》与《寂寞》那样故事的进程完全受外界压力的影响,在《奢侈》一开始的时候我已经尽可能的去除了一切外来的阻力。
所谓小说,就是把一些真实的qíng绪与人物极端化,树为典型,再给他们一个逻辑上还算合理的故事。
靳辰的原形很常见,有时候我们寂寞,看到一个人可能不是特别喜欢,但是也能接受。那么,要不要开始一下呢?我们有没有可能相爱呢?我将来会不会变心呢?这种qíng况应该很多人会遇到。
于是我们常常会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走下去,有些人会把这种尝试的状态点明出来:哦,来,让我们试着相处一下,而有些人不会。当然靳辰的状态被我极端化了,给了他一个理由,让他长久的处在这个位置里。
抱着一个试试看的心理去爱人,这当然算不得痴qíng,但是靳辰有他的优点,他会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他在试,提醒对方不要放太多的感qíng进去,而且在试的过程中,基本的义务也做得不错。
而志皓的qíng况则是,有时候我们会遇上一个特别喜欢又可望不可及的人,如果给你一个契机让你有机会可以跟他有一点可能,那么大家会做怎样的选择?
有些人可能会放弃,宁愿没有开始,好过得到再失去,这种人应该是比较刚烈而自怜的。而大部分的人,普通人,既然没有那么自怜,也没有那么刚烈,最可能的选择就是像志皓那样,无论如何,我设好心里底线先开始一下。就像是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有些人直接看价钱,如果太贵,试也不试直接离开,而有些人会想先试一下,大不了太贵再不买嘛。
当然志皓仍然是个很有勇气很厚道的孩子,至少,虽然他是这样一个打赌似的开始的,但是后来他也舍得放感qíng。
这样的两个人,究到根本上去,都不是正牌的小言男主角的形象,他们都有点小自私,会先考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承受力。但都不是无qíng无义的人,也尽量的不想去伤害别人,乐于照顾对方,付出并得到回报。
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有时候看到那种不顾一切毁天灭地的爱qíng会觉得很恐惧,而看到那种明明两个人之前也没什么相处,就qíng深到连自己是谁都不计较了,连对方怎么样都不在乎的爱,也觉得有点没来由。我觉得做人先要爱自己,然后再去爱别人,爱一个人,首先要舒服,那人要能适合你,太多的牺牲与迁就而成全出来的爱qíng,实事上多半都不长久。
本文的主角是志皓,但本文的灵魂是靳辰。
我选择用志皓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一方面是靳辰的心理比较难写,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心理与选择,是本文最大的悬念。志皓的想法很正常很好猜度,但是靳辰的想法就很特别,令人迷惑,充满变数。
看到一个朋友说到降格这个概念,很多小说对人物的手法都有点降格,一开始为了吸引目光,将主角的人xing设计的高大又完美。我一直都想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对志皓的描写,应该是升格,让他一点一点的自信qiáng悍起来,而对靳辰,是一种变格的探索姿态。
我希望读者认识靳辰的过程,也就是志皓认识靳辰的过程,那个男人本来是一团迷雾,然后在迷雾中慢慢发现了他。到最后,虽然不见得会全部赞同他的行事与思想,但也勉qiáng能接受他是有理由的,他也不算坏。然后回头去看看,发现:噫,这个男人和我本来想像的不一样,但,好像也挺合理。
这是我想要追求的效果,当然笔力所限,并不一定会达到。
靳辰这个人物的xing格的确很特别,他有很幸福的童年,家中幺子,xing格宽厚温和讨人喜欢,从小备受宠爱,那时候父母家人在他外面建了一座水晶宫,他安全无伤的成长着,爱人被爱。但是一夜之间,所有这一切都没有了,他站在水晶宫的废墟里独自面对残酷的成人世界,在磕磕碰碰中他注定会为自己再建一个安全的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