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的木根怕是早腐了吧?!”小松正琢磨着怎么拿锄头,随口道。
“若是其他木种我不敢说,但是榆木和榉木材质坚硬,不易guī裂变形,难蛀难朽,埋在土里十几年,经过碳化后,木质只会更加坚实,是根艺的佳材。”
“唔。老师,你现在改雕木根了吗?”
“业余创作。”兰一挥着锄头哼哧道。“根艺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创作,知道命名,需耗费很长时间。上次雕展展出的那两座根雕,我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
“我觉得根雕材料太难求了,材质是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木根的形状艺术,它是三人分工七分天成,不像木材,只要是好的材质,有好的刀法和构造就能雕出好的作品来。”
“呵呵,是啊,所以根雕作品才稀贵啊。”兰一笑,指着三更等人的锄头道:“手不能这样拿锄头,使不上力的。呐,学着我。”
一一帮着几人纠正了手势,并教之如何使力,四人僵硬的挥着锄头,满头大汗。
“啊!!蛇!!”三更吓得咚一声把锄头一扔,一屁股跌在泥面上,面色苍白,惊恐的盯着小坑里那被他锄成两段的黑色的十几厘米长的软体动物。
兰一探头一看,哈哈大笑:“三儿,这是大的蚯蚓,不是蛇。”
三更紧张的神经瞬间倒塌,直不起身来,心跳依然缓不下来。小松把他掺起来,笑言:“这么个小东西也能把你吓成这样,真是,要是来条大蛇你不晕倒?”
没办法,他就是怕这么东西。三更抹了把冷汗,坐到一旁休息。
“今天就到这儿,明天继续。”兰一吩咐他们收拾工具。“回去好好洗个热水澡,然后做一下简单的肢体舒展运动,免得明天你们四肢酸痛。”
“好啊。”迫不及待地扛了东西回家。
晚上躺在chuáng上,三更郁闷得不,手真的很酸,chuáng很小,没办法摊开手臂活动。
“咱们是来进行劳动改造的。”小松说。
“嗯。老师手把手教呢。”三更气弱道。“很多东西是需要实践后才懂得的。”
“三儿,你手痛吗?”
“痛啊,手掌都要磨红了。明天我得带手套去gān活。”
隔天,兰一和东西jīng神抖擞地在前面领路,三更四人在后面如霜打的茄子般无jīng打采。
地点依然是昨天未挖完的土坳,兰一鼓励几人一番后,开始动手挖。沉闷的敲击声一下接一下,三更等人锄头虽然敲下去了,却没什么实质xing作用――每次只锄起一小丁泥土。
兰一笑道:“三儿,辛苦吧?你们是来这儿之后才开始gān这种活的吧?”
“嗯,手臂不像自己的了,不受控制,像僵尸。”
“哈哈,过几天就好了。”
第七十六章 chūn暖东兰
确实,几天劳动下了,三更已经能很熟练的挥锄头了。
这天傍晚收工回家,路上,兰一大赦说已经挖了三个木根,差不多了,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开始到东西的雕刻室作业。三更等人听言差点就欢呼万岁--劳动改造终于结束了!虽然爱上了在这片高山野林中穿梭,但对于锄大地这活,还是需要一个挺长的适应过程的。
“老师,明天我们可以上街逛逛吗?顺便打电话回家。”
“行,让你们师母带你们去,她闲着呢。”
隔天一早,天刚亮,三更几人便起chuáng了,吃过早饭后,跟在谭语后慢悠悠往公路边走去。清晨的山村很安静,空气沁凉,四周雾蒙蒙,看不清远山,田间有早起劳作的村民,时不时传来牛叫声。
“师母,你一个人在家时,觉得寂寞吗?”
“不会,我喜欢这儿的山啊水啊田啊地啊,所有的一切,我都喜欢。”谭语笑道,“其实刚开始来这儿时,我闷得快疯了,差点得抑郁症。每天一个人在家煮饭看书写字,没有人跟我说话…后来跟村民熟了之后,就开始去他们家做客。呵呵,说起来很好笑,我听不懂这儿的方言,他们又不太会讲国语,所以jiāo谈是个很大的难题。”
“后来怎么办?”
“后来我就跟小孩子们学方言,现在已经讲得很熟练了…哎,你们等会儿啊。”谭语往旁边最近的一户人家跑去,一会儿拉着个女孩跑过来,笑眯眯介绍道:“这个是小娜,上高二了,今天不用补课,正好可以跟我们一块儿上街;小娜,这几个是兰老师的学生,这笑的很可爱的小子叫小松,旁边这个斯文的小子叫李子,最高最壮的这小子叫阿奇,最漂亮的这小子叫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