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录_作者:阿堵(106)

2017-07-05 阿堵 年下攻 风雅

  刚回到宿舍,卫德礼的电话就来了。招呼完毕,双方同时道歉。君子和而不同,两个人都很有风度,三言两语说开,友谊长在,真理长存。接下来的两天,方思慎坦然上门,麻烦卫德礼擦背抹药。因为讨论得热烈,不知不觉时间就拉长了,到第三天,gān脆就在公寓里弄点简餐,一块儿吃晚饭。

  卫德礼虽然爱好东方文化,最拿手的还是番茄酱炒通心粉。看方思慎手持叉子,吃得一点儿也不为难,他异常高兴。吃着吃着,忽然抬头:“方,可以问你一个私人问题吗?”

  方思慎把通心粉咽下去,喝口水,才道:“什么问题?”

  “你是不是……没有女朋友?对不起,因为我从来没见过你提起女朋友之类……”

  方思慎笑笑:“是还没有。”

  “为什么?”似乎为自己的问题做注解,卫德礼赶忙接着道,“我觉得如果哪个女孩子成为你的女朋友,一定很幸福。因为你是这样温和善良,诚实正直,又很有主见,而且……非常美丽……”

  方思慎哈哈大笑起来。他知道西语中“美丽”一词男女通用,老外夸人惯于不留余地,也就不太当真,一边笑一边不停说谢谢。他跟人说话向来有问必答,这个问题却实在难以解释,笑了几声,还用心吃饭,就这么笑过去了。

  卫德礼别有深意地望着他:“我也没有女朋友。”

  可惜方思慎恰好低头,叉起一把通心粉:“我们大夏国有的是美丽多qíng的女孩子,更有无数làng漫传说,比如楚襄王遇巫山神女,刘阮遇天台山神女,说不定你也可以遇上一个呵呵……”

  卫德礼看着他,心里犹豫一阵,终于微笑道:“那可真是不虚此行。”

  星期五是郝奕论文答辩的日子,方思慎连续几天都被华鼎松支使得东奔西跑:帮忙填写表格、整理程序,接待外地过来的教授,中间还挤出睡觉时间把师兄的论文通读了一遍。周五当日做了一整天专职秘书,虽然国学院派来两个博一生帮忙,却只能gān点端茶送水的活儿,对许多专业术语和偏门知识反应茫然,更别提做记录了。

  郝奕这篇论文,以战国各系文字字形分化与整合为题,实际上是把华鼎松最近十余年的钻研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属于述而不作的典范。小学之道,首重传承,不比文论史论,更看重思想观点的创新。貌似蹈袭前人,实则冷僻深奥,平淡枯燥处见功力。洋洋洒洒三十万字,也不过整个上古文字变异研究的一个侧面。几位老教授的提问刁钻又古怪,连做记录的方思慎都觉胆战心惊,更别说首当其冲的郝奕,二十度空调底下,衬衫全湿透了。幸亏最后结局完满,全票通过。

  华大鼎大发慈悲,恩准小弟子不必参加晚上的答谢宴。方思慎赶忙去找卫德礼,已经约好这周六的选修课请他主讲,介绍《太史公书》海外流传概况。无论如何,今天晚上得把讲稿要来看看。

  刚敲开公寓的门,卫德礼将方思慎拉进去,手舞足蹈:“方!我的车回来了!我的自行车找回来了!”

  “怎么回来的?”

  “今天警察给我打电话,让我去认领丢失的自行车!他们说,不但抓了很多小偷,那个赃物市场卖车的人也抓住了!”

  方思慎诧异道:“你把照片给警察了?”

  “没有,照相机被洪鑫垚借走了。”卫德礼兴高采烈,“警察说,那条老街很快要变成新的大街,赃物市场以后再也不会有了!方,我们去吃饭庆祝吧!”

  方思慎心中大感疑惑,却顾不上细想,谢绝卫德礼的晚饭邀请,要了讲稿,回宿舍开夜车。

  第二天,洋老师的讲座大受欢迎,面孔新鲜,内容也新鲜,加上论文快要完成,学生们心qíng都比较轻松,现场气氛热烈。讲座结束,梁若谷走到讲台前,代表同学们致感谢辞,并呈上jīng美请柬一张:“卫先生,很快就是我们夏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了,我担任志愿者的‘少儿国学讲堂’——‘琼林书院’将于下周六举行传统文化专题推广活动,这是请柬,冒昧邀请您来参观……”

  “谢谢!”卫德礼接过来,看看方思慎。他对夏国人的jiāo际方式渐渐熟悉,以为是校方事先安排好的。

  梁若谷又抽出一张呈给方思慎:“方老师,恳请您大驾光临,学生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