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录_作者:阿堵(32)

2017-07-05 阿堵 年下攻 风雅

  起身yù进教室宣布,被洪鑫垚拉住。

  笑:“你还想怎么样?不管怎么说,考试评分毕竟不是市场买东西,可以讨价还价,也可以按斤按两算得分文不差。既是我来评,终归我说了算,你和其他的同学,最重要看我是否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洪鑫垚旗开得胜,思路越发顺畅,又想出一辙来:“我还没说完呢,您先等会儿。您看啊,还有10分考勤,您只肯给我1分。”

  方思慎重又坐下:“这是学校统一规定,缺勤30%为0分,以此类推。”

  “这明摆着不合理啊。您想,考勤分当然应该按出勤率给,您说我缺了百分之……多少来着?”

  方思慎看下记录:“28%。”

  “28%是吧?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上了72%的课啊!”洪大少数学自来一团浆糊,这一刻突然灵光起来,“方老师,您哪能按缺勤率给我打分,应当照出勤率给分,照缺勤率扣分才对啊。考勤10分,我出勤72%,缺勤28%,四舍五入也该得7分是不是?……”

  他在这夹七夹八地瞎扯,方思慎却认真思考起来。如果换一种思路,这样打分,也并非不合理。于是说:“你的提议我会考虑,但是需要跟教务处老师协商。还是那句话,不管按什么方式打分,最重要的,是保持标准一致。”

  知道他担心什么,安慰道:“其实最后是否顺利结课,主要还是看下学期的个人论文做得怎样。”看一眼之前史同jiāo上来的报告,“你负责整理大夏史上遭遇宫刑的名人?非常好的设想,不过这工程可够大的,一会儿仔细说说。”

  史同和洪鑫垚同时抬头:“啊?!”

  “啊什么?每位同学主讲自己负责的部分,同组成员互相补充,然后综合整体表现以及书面报告水平打分。”

  史同“腾”地站起来,扯着洪鑫垚就往教室里退:“老师您让别的组先说吧,我们还没准备好,申请最后一个上。”

  第10章

  所有的小组都谈完了,终于轮到最后一个“宫刑”组。

  “史同,对不起。”方思慎望着再次坐到自己面前的两名学生,向组长道歉,“别的小组选的都是课内讲过讨论过的专题,唯独你们这个,虽然跟《太史公书》也有关联,却延伸较远,没讲过,资料也不好找,应该提前跟你们谈的,是我疏忽了。”

  史同踌躇满志:“老师您看了我们的书面报告,觉得怎么样?”

  “看得出,花了工夫。《尚书》、《周礼》的记载对你们来说其实太艰涩,你居然都找着译文通读了。我当初的意思,只是想让你知道学术研究不容易,没想真要你啃这些上古文献,jīng神可嘉。”

  “那是,您不知道,我好几个晚上没睡……”

  方思慎打断他:“译文哪里找的?”

  “网上找的呀。”

  “什么网?译者是谁?是录入的已出版书籍内容,还是网上的原创?如果是已出版的书籍,跟纸版核对过没有?如果是网上原创,怎么保证准确无误?网络搜索,应当有若gān不同翻译版本,比较甄别过没有?”

  史同被方老师一系列问题问得哑口无言。

  “我们上课提过,所谓研究,第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史同是认真听讲的学生,当下答道:“真实。”

  “是的,真实。那么我问你,你怎么保证译文的真实xing?”

  费了许多力气才查到这些罕见翻译,老师居然怀疑是假的。史同没好气道:“又不是我自己编的,大家都这么说,当然是真的。”

  “‘大家都这么说’——‘大家’是谁?一段古文,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某个词,解释到底符不符合原意,你得拿出根据来。”

  “您要这么说,我上哪儿拿根据去?我怎么知道真不真实?”

  洪鑫垚利用超qiáng的机械记忆把史同写的报告背了个大概,正jīng神高度紧张坐在旁边,就盼着方书呆赶紧问自己。见搭档出师不利,开口帮忙:“都几千年前的事儿了,谁知道它真不真啊?那解释不也都是人写的,早化成灰了,难不成钻进棺材里问去?”

  方思慎听出点“历史虚无主义”的意思,笑了:“这才显出‘研究’的重要xing。”然而怎么跟面前完全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少年解释这个问题呢?他本不喜空发议论,尤其不擅即兴发挥,备课从来力求翔实周到,这会儿却不得不边思考边表达,争取用简单明了的言辞,把自己对“研究”的理解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