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顾寻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电影宣传,工作日程表暂时空闲下来。
他才拿了金像奖影帝,邀约满天飞。顾寻翻了翻各式各样的剧本,挑了两个有兴趣的待选择。
秦阅打来电话,问:“在做什么?”
“看剧本。”顾寻坐在新居的沙发上,端起咖啡喝了口。
他不禁皱了下眉,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在作怪,他总觉得新咖啡机磨出来的味道有些怪异。
“你手头上那些都暂停一下,我这边帮你接了个。”秦阅说道。
“剧本上天了吗?你直接就帮我接了?”经纪人这番自作主张让顾寻来了脾气。
“不是本子好不好的问题,渝遥那边我也接了,这片子找的你们两个。”
顾寻一听这话,太阳xué都突突跳了起来:“这时候你让我和他演一部戏,真不怕出事啊?我不接。”
秦阅无奈的放出大招:“陈学民导演的戏,你不接?”
顾寻那边静了两秒,然后骂了声“cao”。
陈学民是国内第五代导演,四十三岁时一部《虚与实》将他一举送上中国导演第一梯层。然而之后十几年来,却沉寂了下来,从云端落进谷底,拍的七八部电影里无一佳作。直到五年前,执导的《无辜者的罪行》才让他略略翻身,爬到了平地。
这部电影不仅是陈学民的翻身之作,也一举将二十四岁的顾寻捧上影帝的位置。而林渝遥也因此崭露头角,有了点微薄人气。
现在陈学民又一次抛出了邀约,于公于私,他们都不可能拒绝。
在确定选角前,陈学民约两人私下见面,地点是家茶楼。
下午两点整,顾寻和林渝遥同车前往。车后排,顾寻一直玩着手机。林渝遥随意瞟了两眼,发现他在刷微博。
顾寻有个小号,专门用来刷圈内八卦,碰到有意思的黑料还会点个赞。
顾寻似乎察觉到他在往这边看,特意向林渝遥那边倾斜了手机屏幕,顺便点赞了一条微博。是个营销号发的,黑前几天林渝遥在红毯上的礼服风格。
幼稚。林渝遥转开眼睛。
陈学民今天六十又三,头发未染,已经可见丝丝缕缕的白发。
两人上前和他拥抱,而后坐下寒暄。
“陈导什么时候回国的?都没听到风声,我跟顾寻应该早早去拜访你的。”林渝遥抬手给陈学民倒了杯茶。
陈学民啜了口茶水,道:“你们都忙,犯不着麻烦。剧本看了吗?”
“看了,很有意思。”顾寻说。
“演不演要凭自己的意思,不用看在我的面子qiáng迫自己,特别是顾寻,刚拿了影帝,正是最具话题xing的时期,我请你来,也是占了份便宜。”陈学民开门见山。
林渝遥说:“能再拍陈导的电影,自荐都来不及。”
陈学民被他这句话逗乐了,笑得眼角的皱纹全数挤成一团,忽而又平展下来,语气变得低沉沧桑:“这几年养花弄糙悠闲惯了,很久没拍片子,就怕手生,也怕观众不肯接受我这样‘不正确‘的人拍的电影。”
“观众忘xing大,您看我和顾寻,当初被骂的那么惨,后来不也被接受了吗。”林渝遥安慰他。
陈学民笑了,说:“但愿吧。”
林渝遥看着他隐约的白发和脸上细密的皱纹,感慨万千。这样一位优秀而执着于电影的导演,一生注重名声,然而年过花甲,却晚节不保,被大众bī到这等地步。
《无辜者的罪行》上映的第二年,可谓是多事之秋。一部戏的导演、主演和重要配角,全都栽进了深坑里。
顾寻和林渝遥的同xing恋qíng曝光,一时间面对了诸多恶意的rǔ骂,甚至有些恐同人士恶劣到对他们进行实质xing的人身伤害。
而陈学民亦遭遇了人生低谷,因某些敏感的立场问题,被大众口诛笔伐到躲去国外,可事实是,那所谓的错误立场只是有心人扑过来的脏水。
在网络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用言语冒犯、攻击他人似乎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平常事,这些人自认为站在道德高地,认为顶着言论自由的保护盾,就可以逃避被追责。
讽刺的是,林渝遥记得当年《无辜者的罪行》的剧本里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民众之口舌即为利剑,以为不过随口一说,却直接判定出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扣到了无辜者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