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_作者:李碧华(49)

2017-06-29 李碧华

  喉头gān涸,苍白的脸异样地红——我就是不jiāo!我qíng愿烧掉也不jiāo!

  辜负了师哥的关怀了,他不听他的。若果他一个人来劝,他也许打开了门,容他加入,二人赏火去。他有伴儿,就拒诸门外算了。

  微风chuī卷,蝶衣嗅到空气中苦涩而刺鼻的味儿,戏衣有生命,那是回集体的火葬。

  ——但,不过一回小火。

  今天,剧团全体人员在会议室上学习班,学习毛主席对文艺界的批示。人人都是解放装,再无大小角儿分野,庄严肃穆认真地坐好,手持一本语录,一本记事薄,这是一向以来的“道具”。

  但这不是一向以来的学习。

  剧团书记慷慨陈辞:“咱剧团演的是革命样板戏,不是旧戏,不能像旧社会般,灌输迷信,散播毒素,标榜身价——”

  书记一瞥小楼。他不知就里,只稳当的坐着,又一瞥小四,小四若无其事。他便继续往下说了:“最近,有人在闹个人英雄主义,演土匪,念白震天价响,淹没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这是在演出江青统治亲自领导加工修改的《智取威虎山》时,出了抵触了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立场问题。”

  他厉声一喝:“段小楼!”

  小楼越听越不对劲,冷汗冒了一身。山雨yù来风满楼。末了终于正面把他给揪出来。

  “你认识自己问题的严重xing吗?你对大伙说说你的居心何在?”

  全体人员一起望向段小楼。

  蝶衣怔住——他以为那挨批的是自己,谁知是小楼出事了。

  小楼只觉无妄之灾,又气又急,脖子粗了,连忙站起来自辩,理直气壮:“咱们唱戏的,谁不知道只有‘卯上’了,才能发挥水平?我给杨子荣卯卯劲,好烘托他呀。台上这二亩三分地,比着来才出好庄稼,咱们错了……”

  “段小楼,你种过地么?你是无产阶级的农民么?你配打那样的比喻——”

  小楼张口结舌,又一项新罪名?

  他呆站着。冷汗汇流成河。

  那么高个子,一下子矮了半截。

  第八章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不知道是小楼讲错了一句话,世上才有文化大革命?抑或有了文化大革命,世上人人都曾经讲错了话?

  总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以顽qiáng的斗志,顶恶风,战黑làng,在他们脚底下,但凡出言不逊,都成了“刘少奇的同伙”。

  打倒!

  一切封建余孽,旧文化,旧习惯,旧风俗,旧传统……破四旧,立四新。

  这时,广播声震撼汹涌,播音员播送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淹没每个人的心跳,淹没每个人的心声。连书记也惊愕地抬头,他对别人的批斗才刚开始,他的权利初掌,新鲜而庄重,但,一场浩大的运动,难道连他也淹没吗?

  蝶衣和小楼异常仓促地对望以下,不寒而栗。他们都再没机会自辩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bào烈行动……

  广播很响亮,诵读毛语录的小伙子是个材料,嗓子很好。

  中国历来注重音响效果。

  太平盛世有敲击乐,英雄末路四面是楚歌,运动展开了,便依仗大喇叭来收“一统天下”的奇效。

  建国以来,最深入民间最不可抗拒的传播工具,便是大喇叭,它们永不言倦,坚决不下班。发出一种声音,永垂不朽。

  即使人民的听觉训练有素,有时,亦半个字也听不清。它轰天动地价响着,妖媚,qiáng悍,阿谀,积极,慷慨,哀伤,亢奋……百感jiāo集,像集体销魂的嘶叫。

  “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永远跟着毛主席走!”

  都是革命小将呢。

  年岁稍长的,成了反革命。孩子才是革命派。孩子不上课了,一伙一伙,忙于抄家,批斗……真是新鲜好玩的事,而且又光荣,谁不想沾沾边儿?

  领头的都是十来岁的红卫兵,不管是北京本土的,或是省外来的,随时随意,把人们家当砸乱,拿走。一来一大群。蝗虫一般。

  黑帮被整,黑帮家属扫街去。

  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么多人的场面,永远不相信,“人”是那末的令人吃惊。他们甚至是不言不动,不带任何表qíng,光瞪着你,也是可怕的。人海是可怕的。即使全都是小孩,小到像每个被斗者家中的小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