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第一次在班上提到自己的眼睛,台下的人都抬起头来看着他。“不过,我喜欢力学。对我,力学是天底下最好的专业。下辈子要我选,我一定还选力学。”
他这几句话带了点执意在里面,却显得格外的自豪和真诚。
“研究数字和图形的人,失去眼睛就很难再有所突破。可是我已经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风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希望学习力学的孩子,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轻松一点,走得更快乐一点。我希望可以帮助你们。”
“就是这样的。”他说。
台下静了片刻,然后响起热烈的掌声。杨乐看着台上坚定又腼腆的沈涵,突然有了流泪的冲动。他终于懂得了,沈涵文弱外表下的坚守和骄傲,他从不溢于言表的遗憾和追求。杨乐闭上眼睛,仿佛这样可以让自己和他更加接近。他清楚地感受到,那时沈涵在台上绽放出的光芒,不但征服了所有人,也彻底的——征服了自己。
第十五章
晚上,沈涵和阿姨一起吃饭。中途电话铃响了,阿姨接起来,递到他手里。
“沈涵吗,阿姨在不在你旁边?”话筒里传来颜青有点焦急的声音。
“在。要换她听吗?”
“不用。我只是看看有没有人和你一起。刚刚师娘打电话给我:huáng教授去世了。”
沈涵迟疑了一下:“哪个huáng教授?”
颜青一字一顿的讲:“是huáng卓圭教授。”沈涵无法相信的甩甩脑袋,“怎么可能?你会不会听错了?”颜青试图让他平静下来:“小涵,你不要这样。现在还不是伤心的时候。明天新院长一上任,更多事qíng会让你烦心的。小涵,听到没有?”
沈涵默默点头,也不管颜青看不看得见。
颜青在话筒那边叹口气,“今天先这样,我明天再过来找你。你自己也要有个思想准备。乖,不要乱想了,让阿姨晚上留下来陪着你,早点睡。”
沈涵轻轻应一声,把话筒放下了。
“出什么事了吗?”阿姨见他脸色不对,关心的问。
“没有。”沈涵冲着她笑了笑,“浩浩没考好在家里发脾气。阿姨快点吃吧,等会儿就凉过心了。”
第二天早上,理工院办公楼的外面贴出了大大的讣告:“理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huáng卓圭教授,昨天不幸病逝……”
韩毅抱着作业本出来的时候,看见岑诚正站在一堆人后面看着那张白底黑字的讣告。
“看得这么仔细?”
岑诚回过头,“没有,我们走吧。”
两个人并排着走了一会儿,岑诚开口说:“不知道以后院里的人事会怎么调动。”
韩毅“噗”的笑出来:“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这个了?难道以后还留校不成?”
岑诚无奈的转过头看了他一眼:“huáng教授是沈老师的导师,研究生博士都是他带的。当时沈老师留校作讲师也是他力排众议决定的。”韩毅挑眉,“那又怎么样?沈老师又不是只靠着关系上来的。我们这届的学生不记名的教师评定里面,有哪个老师比得过的。”
岑诚抬手拍了他脑袋一下,“真是个没心机的东西。”
学院里上位虚空也不是办法。一周后,新的领导班子就走马上任。院长是做海洋工程的张晓荣教授,提拔起来几个中层gān部,其中就有他们课题组负责港口设计的林刚。
新官三把火,第一项就是成立了教研调查小组,每堂课都有人在后面坐着,拿个本子记下有没有学生睡觉,和老师讲授的qíng况。沈涵眼睛看不见,根本不知道有人在后面听课,所以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只是课间,听课的老师走到前面来问学生:“你们老师画空间坐标轴都画不到一个原点上,这样会不会影响到你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被抽到的同学说没有关系,书上都有图,只要老师讲解的好就可以了。那人紧跟着又问:“你觉得他讲得清楚吗?”……
杨乐在旁边听着,终于忍不住想站起来,岑诚及时的拉住他,“别去,跟他讲越讲越乱,多的麻烦都惹出来了。”
几天后,又传出消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院里要对讲师的学位资历,论文科研qíng况进行综合评审,在此基础上决定来年的留聘问题。沈涵因为眼睛的问题,不属于任何一个课题组,自己也没有做项目,一直负责都是本科生的教学。这样的规则,已经非常明显的针对起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