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牧场_作者:春溪笛晓(142)

  章修严接过那张纸,看了几眼,说:“我试试看。”他和青年一起折返图书馆,让袁宁去找本意文词典以防万一。

  青年忙说:“我去我去,我去就好!”

  等青年拿着词典折返时,章修严已经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一段翻译。那写字的姿势端正得让青年羞惭不已,走近一看,青年觉得自己不用活了,那字写得啊,简直比印刷的还漂亮!这少年看起来才十几岁,怎么字就写得这么好?

  章修严说:“其实也不难。”他把翻译出来的内容递给青年。

  青年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章修严见袁宁也正看着自己,多说了几句:“姥姥是大学教授,有研究意文方面的文献,专业恰好差不多,我从小看着,自然能读懂。”而且薛女士生病之后,他也查阅了不少外文资料,希望能对jīng神疾病方面的研究多几分了解。

  能学习的东西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的、无法掌握的东西。

  原来是家学渊源!青年这才稍稍平衡,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了。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我想写一些相关报道。我前段时间到国外去做采访,了解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国内其实也有不少患了自闭症的孩子,如果qíng况不严重的话是可以好好引导、帮助他们正常生活的。”

  袁宁有点好奇。

  青年不由给袁宁说起自己在国外治疗机构看到的qíng况。他说:“国外在这方面做得不错,虽然这病才正式定名没几年,却已经有了完善的治疗体系。我还看到像你这么大的孩子在学校负责人带领下去那边做义工,帮着他们做些调研。调研结果我还拿了一份,得了那边的许可,可以刊登在报纸上。可惜他们不希望我公布照片,不然可写的东西更多。”他顿了顿,补充道,“国外在这方面管理得很严,没得到对方的书面答复是不能随意刊相关照片的。”

  袁宁大开眼界。

  青年与袁宁、章修严jiāo换了姓名,还报出了自己的报社地址,才匆匆赶回去整理稿子。

  等上了公jiāo车,青年回想了一下,纳闷地说:“明明是第一次见,怎么感觉有点眼熟?照理说这么出色的两个孩子,见过的话应该印象很深才对……”

  公jiāo车摇摇晃晃,把他晃回了报社。

  因为忙着赶稿子,他也就把那种莫名的熟悉感抛诸脑后。

  *

  圣罗伦堡。

  普尔曼家族。

  “这是寄给你的。”男人把装着照片的信封递过去,“你做义工时那边拍的照片,一部分给你jiāo给学校,一部分你自己留着做纪念。”

  男孩接过信封,打开一看,只见第一张照片是在机构大门拍的,大门旁边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机构名称——【圣罗伦堡康复中心】

  第44章 转班

  “人参种子发芽了。”

  袁宁午休时去看象牙,象牙这样告诉他。袁宁兴冲冲跑过去,象牙忙喊:“不要踩到它们!”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袁宁放轻脚步,小步迈过去,蹲在象牙旁边,与象牙一起看着钻出泥土的一根根小芽儿。那芽儿实在太小了,只有一点点的嫩huáng,那么细那么小,很难想象它们居然有顶开泥土的力气。袁宁记得象牙说过,只有最勇敢最努力的种子才能钻出地面看到阳光,他高兴地夸道:“你们都是最棒的。”

  嫩huáng芽儿听到声音,齐齐看向袁宁,见袁宁满眼都是喜爱,它们也都高兴地把小脑袋昂得更高。它们还不会说话,也没有枝叶可以向袁宁打招呼,只能像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一样吱吱呀呀叫喊。袁宁对象牙说:“你把它们照顾得真好。”

  象牙说:“我才没有照顾它们。植物是不会相互照顾的,我们从变成一颗种子开始就会离开母亲。”

  “可是你也有同伴啊!”袁宁说,“你有很多很多同伴,你们平时会相互帮助。”

  “才不是这样呢。”象牙否认。

  “那是怎么样?”袁宁很纳闷。

  “反正不是相互帮助。”象牙仿佛不想多提。它仰头往上看,看着空dàngdàng的天空,“这里的天也是蓝的,为什么没有云和太阳呢?它们藏到哪里去了?”

  “你想念你的朋友了吗?”袁宁记得象牙和一朵云是朋友。

  “想念也没用。”象牙这次没有否认,“它再也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