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牧场_作者:春溪笛晓(278)

  袁宁偷偷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没什么好怕的,他参加过全国书法比赛呢!那时虽然没有这么多人看着,可气氛比这紧张多了!

  袁宁稳住了呼吸,也稳住了手。他拿起老人摊位上准备好的笔,微微一怔。

  袁宁跟着章修严练了那么久的字,对笔墨的好坏还是看得出来的,老人用的墨是普通的墨,笔却有些特别。这摊位太过隐蔽,简直整个摊子都藏在小巷里,租金是不需要的,但相对来说客流量也少——最明显的就是今天老人还没卖出半张chūn联。

  于是笔还没沾墨,娇柔的笔头圆润洁白,宛如含苞yù放的玉兰花。

  笔的好坏可以看四点,尖、齐、圆、健——头尖、毫齐,整个笔头充足丰满、富有弹xing。这笔看着是好的,袁宁见猎心喜,顿时忘了紧张,当下就沾了墨,在摊平的纸上写了起来。

  袁宁写的是老人对联本上随意挑的一联:上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是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袁宁认真写完了,确定老人所用的毛笔好使得很,尖、齐、圆、健四点全占了,感觉写出来的字比他平时练习时还要好看!

  袁宁正要和章修严分享试用心得,蓦然发现其他人都直直地望着他,那目光像白日见了鬼,又像是看着什么怪物。

  袁宁有点不自在,忍不住望向章修严。

  章修严看出袁宁的忐忑,没再见死不救。他上前接过袁宁手里的笔,跟袁宁一样专心致意地写下另一副chūn联。

  虽说是同出一脉,但章修严的笔势要更遒劲健秀些,他的字结构沉着、筋骨劲峭,好像要从纸面跃出来似的。

  相比之下,袁宁的腕力差了点,写不出章修严那劲健浑厚的笔锋,但他的字却比章修严的字多了几分秀逸,匀称秀丽之余又暗藏筋骨与锋芒。

  当然,只有内行人才能看得出这点门道,在外行人看来就是——好看!这chūn联写得好看!贴在家门上感觉自己都是个文化人了!

  其他人都在一边看着袁宁和章修严先后写出chūn联,明明耗时不算短,却没有人愿意眨一下眼——更别提离开。

  这么小的两小孩,字怎么都写得这么好?可比外面卖的那些好看多了!

  有人最先回过神来了,挤到前面说:“这副对联我要了!”其他人也恍然回神,不甘落后地表示要买。

  袁宁让小女孩在旁边收钱兼维护秩序,自己问后面的人要挑什么联、要谁来写。

  不知不觉间,摊位上的红纸和墨水都用完了,袁宁和章修严也写得手腕发酸。小学学杂费一学期加起来不超过四十块,今天卖出这么多chūn联加起来勉qiáng凑齐了一半!

  袁宁看着还在靠拢过来的人群,抱歉地朝他们笑了笑:“今天不写了,趁着天色还早,我把老爷爷和小姑娘他们送回家去。”

  其他人都知道袁宁和章修严是义务帮忙,虽然等了这么久没买上也不觉得有什么,都理解地散开了——其实他们也不是等着买,而是在旁边看看这两小孩写大字。

  这时人群后头挤出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脖子上挂着个相机,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原来是宁宁你们啊!”

  袁宁见到来人,也有些惊喜:“赵哥?你不是到国外去了吗?”

  来的是赵记者,以前做过自闭症专题的。前年赵记者跟着医疗队到国外去,遇到了不少险qíng,章先生替医疗队争取过不少东西,也给了赵记者不少帮助,因此赵记者和章家人是非常亲近的。

  “过年了嘛,回来看看。既然主角是你们,那这新闻可不能由我来做了,省得有人说我拍马屁抱大腿。”赵记者揉揉袁宁的脑袋,“宁宁你还是这样,到哪都能遇到点事儿。”

  章修严默不作声地把赵记者的手拍开。

  赵记者:“……”

  章修严说:“经常揉脑袋会长不高。”

  袁宁很赞同:“对!”

  赵记者:“……”

  章修严说:“不是袁宁总遇到这些事,而是事qíng一直都在发生,只是袁宁遇到了会管,有的人遇到了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袁宁总是会招来很多“麻烦”,章修严却从来不觉得那是袁宁的原因,更不会因此觉得袁宁是个小麻烦jīng。

  想要帮助别人没有错,在自己有余力的qíng况下帮助别人更没有错。袁宁不是不懂分寸的孩子,像刚才那种qíng况袁宁就没有第一时间冲上去和那男人硬碰硬——知道自己打不过的qíng况下,袁宁会去求助巡警而不是自己逞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