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竞赛的初赛是书面形式的,地点在阶梯教室,要求参赛队伍的三名队员共同合作完成一套试题,然后在16个班级中取前六名进入决赛。
结果9班以第二名的成绩轻松闯入决赛。
知识竞赛在Z中向来人气都非常高。
决赛当天,观众席上几乎座无虚席,黑压压的都是观众。当中除了有闯入决赛的六个班级的学生外,还分布着另外十个班的学生,除此以外,高一和高三年级的学生也占了一部分比例。高二4班并没有进入今天的决赛,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来到了现场观看。
9班的学生坐在前几排,顾正宇、阮承浩、曹芝琪和余清璇等人都在其中。
决赛总共有五个环节,分别为:必答题、抢答题、问答题、计算题和附加题。
程释坐在正中间,左右两边分别是姬菲迎和黎墨。
第二环节是抢答题,主持人念完题目参赛队伍就可以按铃抢答。
美女主持手里拿着试题,微笑着念道:“我们知道,美国在1973年往太空发she了一座空间站,那么请问:这个空间站叫什么名字?”
什么“我们知道”,我根本就不知道啊!姬菲迎在心里呐喊不已。为什么知识竞赛会出这么“外太空”的题?
旁边的程释已经按铃作答:“天空实验室。”
美女主持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回答正确!加10分。”
男主持人提问:“紫外线产生的微观机理是什么?”
姬菲迎一听就知道这是高三物理的内容,只能无语问苍天:有没有天理啊?这个问题严重超纲。知识竞赛是为高二年级举办的,考这种题目未免太过了。
依旧是程释站起来作答:“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显然旁边这个人一点都不觉得这种问题有过分之处。
这个方程式真的是全程兼顾——姬菲迎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算得上半个预言家。
突地听到女主持笑吟吟地问:“请问,Return To Innocence是哪个音乐家的作品?”
出题的人真是太英明神武了!姬菲迎对出题人的态度立刻来了个180°的大转弯。
她使劲按下按铃,得到男主持的许可后站起来答道:“是英格玛的作品。”这是她非常熟悉的内容。
“回答正确!加10分。”
抢答题的题目什么方面的内容都涵盖,基本都是课外知识,书本和课堂上的内容几乎可以说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超纲的内容。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天文地理以及数理化方面的题目基本都由程释回答,化学生物类的题目由黎墨负责,社会科学和计算机信息方面则jiāo由姬菲迎回答。几十分钟的比赛下来,9班的分数始终领先。
第四环节是计算题,参赛队伍在念完题目后有一分钟的回答时间。
9班的题目被安排在这一环节的最后进行,女主持看着手上的题目,长长的一段话开始:“潜水艇在海中航行……”
顾正宇听到第三句就开始皱眉,坐在他旁边的余清璇更是听得晕头转向:题目十分复杂,五六个数据像机关枪的子弹一发接一发地she出来,先别说计算非常复杂,光是理清条理就很难。
姬菲迎边听边记,在主持人念完题目时将记录了所有数据和关键信息的纸推给旁边的程释看,自己也开始算答案。
程释已经算出来了,举手向主持人示意,声音沉稳:“2634.5米每秒。”
台下一片哗然,议论声不绝于耳:
“这也太快了吧!”
“这个人什么大脑啊?算得好快!”
“连小数点后面也算出来了?”
“他是不是事先看过题目啊?”
姬菲迎明白下面的学生为什么反应那么大:几乎在主持人念完题目的同时,他就已经算出来了。
此刻对他的景仰之qíng有如huáng河之水滔滔不绝,即使用三峡的大坝拼命拦也拦不住。
偶像就是偶像!
终于知道天才跟凡人的区别了。
虽然她对数字也非常敏感并能速算,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计算题没法做到像他这样边听边算。
女主持显然也没料到参赛选手这么快就算出结果,把刚放下的手重新举起来查看答案,惊叹之余一脸钦佩:“非常准确的答案!请加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