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与沈家并邻,门户相当,自此多了个养女。
但谁都清楚,廖家人和她qíng分一般,她成年后,廖老太太去世,廖家下一辈搬离的搬离,移民的移民,和她没了联系。
倒是沈家一直照拂她,有特意给她备的房间,连名字亦是沈老太太起的。
她记不得原名原姓,只知道自己叫阿‘yin’,妈妈就这么喊她。小孩子音调拿不准确,至于是因、音、引还是吟,问到这里,她瞪着黑漆漆的眼睛又不说话了。
沈老太太选了‘隐’字,‘程’则是程隐自己在字帖里挑的。名字定下,有了家,沈老太太老年闲适,还教她唱戏的本事,算半个弟子。
跟着练功的不止程隐,还有沈家孙辈行三的那位,沈晏清。
他八岁,长得比同龄人高许多,面容清冷,小小年纪看人的时候眉间却总有些不耐烦。除此之外,模样俊俏gān净。
在课上要喊师兄,不爱说话又怕生的程隐破天荒没有抗拒,站在他对面十分乖巧地开口:“师兄。”
和沈晏清相处,他总是皱眉,离了沈老太太跟前,眉间的不耐烦越发深重。
有的时候会想,大约他天生这样。
时间长了,发现并不是,他和大院其他孩子玩时,除了比别人稍显成熟,大多时候很平和。
原来眉头时皱、时不皱。原来不耐烦也分qíng况。
程隐明白了,沈晏清独独不喜欢她。
但她不介意。时间一天天过,一年年溜走,她上小学、上初中、上大学,十多二十年,同他相伴最久。
她听过他清冷说话的声音,听过他粗重的呼吸,见过他穿练功服的样子,也见过他在chuáng上隐忍欢愉的表qíng。
唯独他眉间的不耐长年累月,由始至终,一如最初。
……
人人都夸程隐运道非常,遇上泼天好运,虽然廖家离开,但还有沈家看顾。
不管是外人还是沈家人,大概都没想过程隐会走。
沈晏清同样没想过。
对于落水的事,他对她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和丝丝前所未有的愧疚,但事qíng过去,程隐入院、出院,照常过日子,和以前没有不同,他以为事qíng早就翻篇。
谁知道她竟然走了。
她说要出国进修,飞机飞到大洋另一端,落地那一刻起人却没了音讯。
查过,也找过,每一样迹象都显示她不是遇上麻烦,而是故意躲到暗处,不愿意被沈家人找到。
花了半年时间,她一个大活人犹如大海沉石,踪迹全无。
最后一次听到汇报的进展,老爷子沉默了很久,拄着拐杖一步一步从小厅走回房间,拐杖在地面一下下扽出声响。
家里人去安慰他,他悠悠说了句:“算啦,那孩子没有对不起我们。她做得够好,够多了。”
第二天便让找人的不必再找。
她既然想走,必定早有准备,在另外一个国度应当也能过得好。
沈晏清本应无所谓,却有些说不清自己的心qíng。
时间倏而快如白驹过隙,转眼五年,他还是和当时一样,想起这件事就略微恍惚。
没想过程隐会走,没想到她会离开。
更没想到——
消失五年后,她又回来了。
沈老爷子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坐在摇椅上回忆旧事的时间越来越长,总是想起沈老太太,然后便会想起陪在沈老太太身边最久的程隐。
她就是在这个时候回来的。
……
下过雨的地面微微泛着cháo,出太阳后,灼灼光线不多时就将湿气烤gān。
院子里两座小凉亭之间连接着长廊,顶罩是如楼梯般一格格镂空的石梯,爬满茂密的藤蔓。
还没进门,遇到去倒垃圾的周婶,说程隐回来后跪了好久。老爷子一开始沉着脸,后来绷不住,叫起后看她膝盖红红反倒自己心里过不去。
面上虽说气她了无音讯一走就是几年,但老爷子今天jīng神头比起前几日好多了,分明是高兴的。
两人在书房里谈了有一会儿的话。
鲜嫩的清新味道从泥土里泛起来,金色太阳光照在三层矮矮的阶梯上。
本以为程隐在里面,没想到她就站在大门口,倚着门框,手揉着膝盖,懒洋洋看向他。
“唷,沈晏清。”
他停下步子,在离她稍有距离的地方,站住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