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洋和恩雅在门口被老乡bào打的事在报社里传得是沸沸扬扬,作为顶头上司的主编大人和社长不可能没有听到过流言,所以面对现在这种局面,主编和社长只能是面面相觑,却又同时摇了摇头。
正要挥手让他们找座位继续会议。
贺洋却主动上前,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社长说:“社长,我报名驻伊拉克的战地记者!”
“啊!……”
“嗯?……”
“咦!……”
各种各样的感叹词从身边的同事们口中流出,一时间,会议室里嗡嗡声乱成一片。
细心的顾萌萌发现了贺洋身后的恩雅身子摇了摇,她的表qíng痛苦不堪,手指着贺洋的背影听不清嘟哝了一句什么,就转身跑离了会议室。
“恩雅!……”
顾萌萌再顾不得其它,匆匆和主编说了句话,又狠狠地盯了一眼贺洋,匆匆冲出了屋子。
第二百零六章 劝解
走珠空间里。
抱着酒瓶子的恩雅还缩在角落里呜呜的哭泣。她扯着顾萌萌的袖子,目光放空凄惨的笑着。来来回回就那么一句,都是我妈给害的。
事qíng经过顾萌萌也从恩雅断断续续的叙述里了解了个大概。
胡力qiáng和四伯回到家乡后说通了家人同意小梅和贺洋办离婚,但提出条件,还按着现在的生活方式这么走,由贺家照顾小梅至去世。
只要能还贺洋自由,就是把小梅接到北京来照顾也不是问题呀。怕节外生枝,恩雅催促贺洋请假回了趟老家,来来回回三天的光景,再次回到北京的贺洋已是自由身。
自由身好啊,按理说这下没有障碍了吧。
可当恩雅高高兴兴的把贺洋带回家的时候,许夫人却又不愿意了。她不知从哪儿听说了自己家闺女和这个贺洋在报社门口的jīng彩故事,觉得在太太团面前丢了分,气极似的把贺洋带来的东西都扔了出去。还放话说,一个二婚茬,别妄想娶他们许家的清白大姑娘。
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贺洋的痛脚。
从那一天起,他就暗暗下了决心,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让许夫人对他另眼相看。
于是。
就有了今天会议室这一出。
“那你们怎么迟到了呢?”顾萌萌想不通这一壶。
恩雅被问得一愣,然后哽咽着说:“我今天半路装病想拉他躲过报名的。谁知道,谁知道……他把我托付给了军总的一个熟人就往报社狂奔过来了。你知道吗?萌萌,我今天故意没有开车,而他,等不来出租,急疯了似的跑了40多分钟到报社。”
顾萌萌默了。
军总到报社,可真不是个很近的距离哇!
“那你怎么知道他跑着过来的?”
“我……我……呜呜……呜呜呜……本来是想坐公车追上他劝他回来的,可是在公车上喊他看到他对我狠狠瞪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我就受不了了。到七院里那里,我就下车……陪他一起跑回来了。”
“有公车坐怎么贺洋还跑?!”
“你知道的,那个时段总是堵车。七院里那儿就是堵着的。”
“哦,怪不得我们的许大小姐肯屈尊降贵的下车练跑步了!”
顾萌萌一说不打紧,恩雅更是委屈的哇哇哭起来,对于她和贺洋不平坦的qíng路和不可预知的将来,她整个人都陷入了慌乱。
了解了事qíng始末的顾萌萌笑了笑,对贺洋的好感又增加了一层。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卑不亢,隐忍而行,厚积薄发。这就是她对贺洋此人的评语。
既然认为和她是同类,对于贺洋做出此番决定倒是没有太大的意外,试想,还有什么比战火纷飞的战场采访更加能够体现一个军旅记者价值的。贺洋用一年的时间换回的不仅仅是名誉和声誉的双丰收,最后肯定能顺利过了许上将那一关,让他和夫人心甘qíng愿的把恩雅jiāo给他。
这不是他的聪明之处又是什么?
战地记者。
是顾萌萌最佩服的一个群体,远的有布鲁托林格,近的有闾丘露薇,都是她学习的榜样。尤其是闾丘露薇作为在伊拉克战争中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
她不敢奢想她能够有和玫瑰一样的铿锵神采,她所希望的就是能用她的所学真实记录战争的残酷和危害,告诫那些侵略者,妄图改变别人命运的人其实最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