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_作者:乔牧木(69)

2017-04-23 乔牧木

  “你会觉得奇怪么?”温瑞华问谢橘灯。

  谢橘灯摇头,反倒是心有戚戚,大概是出于同病相怜,她反倒是感觉和温瑞华的距离又近了一些。

  倘使一个女孩和你分享一个秘密,那就代表着她把你划在她心中王国的境内。这种感qíng不算稳定,却纯洁而不掺和杂质——毕竟最稳定的关系,算是利益jiāo换。

  两人的成绩在一月一月时光流逝中稳定上升,秋去冬来,冬去chūn来,很快到了三月份实验中学招生考试的时间。

  每个学校都有限定的名额,推荐学生前去考试,温瑞华和谢橘灯两人都不出意外的在其中,实验中学离这里不算近,当天早上谢橘灯早早起chuáng,前往考场,却怎么也没等到温瑞华。

  她皱着眉头,在学校旁边的小店里打了个电话,无人接听。

  谢橘灯心神不定的进考场,身后的座位是空的,整个考场的考生在考试前目光都往这边瞟了一眼,却又扭了回去。

  谢橘灯在老师拆封试卷的时候把不断跳动的心神给按捺了下去,开始做卷子。

  如果说中考的难度系数是6,满分是10,那么这份卷子的难度,就达到了80以上,具体数字不可考。

  中考卷子20分简单题,60分中等难度题,40分难题,那所谓的难题,也有超过百分之十的学生会做。但此刻坐在这个学校考试的人,是各个学校的jīng英,更何况还有各省分立的考试据点,全国的尖子生都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挤进来,难度可想而知。

  谢橘灯所在的学校有近千人,能来这里考试的,只有五十人。

  她所在的初中滨海中学,已经算作高中里的翘楚了,全国百qiáng高中和优秀学校俱是佼佼者,推荐名额,也不过五十个。

  这时候,全国有多少个像她一样的考生坐在这里呢?

  谢橘灯没有想这个问题,那数字必然是庞大的,也只是徒增压力而已,于事qíng的结果,没有半点好处。

  她做的很稳。

  今年的考试科目较之去年,增加了一科,变成了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四科。同时也增加了难度,谢橘灯做到一半就感觉晦涩起来,进度像是推不动一样,她第一次选择了用糙稿纸。

  考试没有选择题,没有填空题,全部是大题,并且没有设置文字陷阱这样的简单套路,而是直白的难,就是难,没有其他感觉。谢橘灯步骤写的很细致,因为这样会明白的把思路给铺展开来。

  她想起杨叔叔在考试前对她说的,在做这样的题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再追求速度了,而是稳扎稳打,每一步都确定自己写对了拿到分数,就可以了。

  “你以后会面临很多难题,比你见过的都要难,其中有一部分,甚至终生都找不到答案。”杨清川说这句话的时候chūn/光灿烂,阳光从玻璃门中倾泻而下,让他脸周围都有光晕,朦胧了视线,“那时候你要做的,是抽丝剥茧,然后一点一点的证明其存在,或者不存在,正确,或者错误——甚至有一部分是没有办法证明,有些理论只能证明在现行qíng况下是不可能的,但不代表它就是不对的,没有错误的理论,只有不适合的环境。”

  “你要知道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从做题人的角度,转变到出题的角度,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想考学生什么样的知识点,才会产生这道题,但做题的人是幸福的,出题的人更能显示出其思维的高阔xing。”

  他最后拍了拍谢橘灯的肩膀,“你很有天赋,就不要把自己的天赋làng费在这上面。”

  谢橘灯停下笔尖,写到最后一道题,发觉这道题她从思路上就走偏了,好像……有哪里不对?

  她好像看到很多只章鱼,伸出无数条触手,挥舞来挥舞去,她试图从其中捕捉出出题人的意愿,却没有遂意。她感觉这道题,是没有答案的。

  故事书上讲的那些面试奇遇,谢橘灯从来只是当故事看待,觉得一般qíng况下应该没人会那么做,她更倾向于循规蹈矩。

  这道题如果从某些角度去看,它是可行,但其中的条件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是我错了,还是老师错了?

  谢橘灯演糙纸写了满满一页,题目上没有标注到底多少分,可能前面的题会和这道题一样的分数,但谢橘灯抱着能多拿一分是一分的想法,开始攻克最后一道题。

  她是抱着自己前面题全部做对了的心态这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