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氏与天乙的谈判没有进展,陷入了僵局。
谭逸辰当下带了特别小组飞去D省,撇了一杆子人,亲自电联约了贺蓝天,那边慡快答应了。
地点是贺蓝天定的,D省的一处主题咖啡屋,全场花园的布置。
厚重的欧式落地大窗帘隔开每个小间,米色砖墙在别致盆栽的装点下自然清新,墙上错乱有致的图画在古老木框里向外张望,木制书橱上散置着各式外文杂书。这样的午后,于此心qíng也会随着花糙与咖啡的香气渐渐弥散。
谭逸辰都觉得自己和贺蓝天两人好奇怪,打个照面,连寒暄都省了。坐定,
“我好像晚了些”
贺蓝天抿了一口咖啡,吐气如兰:“呵呵,是我提前了,一直很喜欢来这里”
“有人托我带一幅画给你”
谭逸辰一进来,他就看到手里提的画框。揭开其上的薄幕布,不可置信地抬了头看向对面的谭逸辰,
“这……?Matilda老师?”
谭逸辰轻轻颔首,修长的两腿上下叠置,斜倚在椅背。
“那天出外散步,matilda老师恰好在我们旁边的长椅上,我和她也好久没见了。”
“老师她还好吗?” 谭逸辰可以看到他眼里的光亮,更将他因激动而略颤抖抚摸画像的艺术气手指。
两指执起杯子,一口,“嗯,挺好的,近期似乎是在酝酿一部大作品。”剑眉轻拧,不着意地加了块方糖。
叶骁这个无糖不欢的宝贝疙瘩无形中改变了他的口味,刚接手谭氏的那阵子他最爱爪哇,而今,他已习惯加点牛奶,如咖啡里它的名字——伴侣。
“上次到法国也没去拜访她”
“我跟她提起你,她对你很有印象……”
经历三百年的风雨洗礼之后依然静静屹立于塞纳河左岸的巴黎美术学院,贺蓝天二十岁开始真正在向往已久的学府有了回忆。
那些被法国红卫兵打断胳膊、打掉头的古典雕塑还藏身于人们的记忆,叙述着特别的故事;阶梯教室内既没有造型也没有装饰的模板凳子开阔了一批又一批学子的遐思,自由,没有枷锁。
巴黎美院见证了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作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艺术文化遗产。
遗憾的是,第三年,贺昕出事,贺蓝天还未完成学业就被迫回国坐镇,稳住局势。
Matilda老师一直是很喜欢这个中国学生的,gān净,纯粹,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寻与热切渴求。
“关于天乙……”谭逸辰只露了四个字,搅拌了咖啡,送至嘴边,“我很有兴趣”
“不要妄想用一幅画收买我,嗯……或者整个天乙”贺蓝天说这话的时候是笑的样子,温温的,谭逸辰打量他的面部神qíng,其实,这种人也是不好对付的。
“我也想有这么简单的想法呢”谭逸辰回笑。
“不过,我也有兴趣听听您复杂的想法”
huáng昏下,寂寞的琴键,笨拙的双手,固执地自己,不断弹奏,不停犯错。时间被遗忘在脑后,剩下的只是白天和黑夜的jiāo替。整座城市被狠狠地泼了冷水,全城湿透。嘈杂的雨声,气势凶凶地漫过大街。琴声撕裂,变得沙哑,若有若无地渐渐衰弱。
兴致缺缺,食指重重按下一个C调的“1”,去厨房里看菜谱了。
她又逃了语言课。
算盘(四)
一个日出,又一个日落。学校和小公寓两点一线,偶尔到街上逛逛。有时被西蒙带去米其林店,叶骁就是为吃屈服了。
和谭逸辰好些日子没见了,每天都有通电话。谭大人想得厉害了,要视频,叶骁不让:
“我不上镜”
“我看看”
“要看自己过来看”
谭大人顿时语塞,知道她难受,他也不好受。李姐手里PDA里面日程满满,以前几日偷闲都成了过眼云烟。手里握了好几条线,他也不能总抽身。
“有人敲门”
窸窸窣窣,估计是在穿拖鞋,嘱咐他:“问问是谁再开”
“谁呀?”
“骁骁,我”是辛安安。很美,很率xing的一个女孩子。
“来了”
“宝贝儿,谁?”
“美女,在华人聚会上认识的。”一边跟他汇报,一边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