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关于贺兰祺佑的故事,杜清璇也沉默了。
那样一份刻骨铭心的爱qíng,那一段灰暗的岁月,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创伤?
那种伤是一辈子的,不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就消散不见的。那也是一个噩梦,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他吧!
074 变故
云县的琅山村,此刻,村民们都显得异常的兴奋。当初,政府说突然要给他们修公路,通电,修水渠,那时候的他们还一点都不信。毕竟很多人都在那个穷乡僻壤生活了一辈子了,政府对他们这种偏远小村根本就是不会理会的。现在突然给他们一块肥ròu吃,谁能安心的张嘴啊。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一条水泥道已经通向了村子,一条宽阔的水渠也已经快要挖好了。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灯,每家每户都将屋子照的透亮。
而刘奶奶的病qíng居然也奇迹般的控制了下来,虽然每天还是会吃药,可是病qíng已经有了明显的减缓趋势了。
“奶奶,今天河上的大桥建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芳那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期待,眼中已经是止不住的欣喜了。
刘奶奶当然也是一样的心qíng,要知道村外那条河可一直是他们这些村民的心病。因为那条河是通往镇上的,而且如果此桥建成,他们到镇上的距离就只有这座桥的路程的。不然的话,就必须绕过这条河,从很远的一条路绕过去,所以到镇上的路程就会显得很远了。杜清璇跟贺兰祺瑞上次来的时候,因为开车,所以不觉得有多远,可是村民们都是靠脚走路,那可就要费点时间了。现在好了,这座桥一建成,大家去镇上最多半个小时了。
“好,奶奶也跟你一起去,我们一起去过那座桥。”
“嘿嘿,奶奶,那我们走吧!”小芳毕竟是个孩子,小孩子的世界是很单纯的,听到奶奶同意了,她开心的不知所云了。
刘奶奶笑呵呵的跟小芳往外面走去,这时她才发现全村的人都出来了,看来也是要去看那座桥的。
一路上,村民们有说有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无以言表的喜悦心qíng。在农村里有一句话说出村民的心声,‘要致富,先修路,。只有道 路通了,那么大家才有了希望。jiāo通便利,地里种的农作物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卖出去,不会因为时间的耽搁而腐坏。
现在,路有了,桥有了,电有了,水渠也有了,那么离小康还会远吗?
月牙河,因为这条河的整体形状像月牙,所以便取名月牙河。这条河离琅山村还是一段距离的,而且河水湍急,河底也很深。平常家里的人是绝对不会允许孩子们到这河边来玩的,就怕一有不慎掉进了河里,那么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溺死在河中了。
此时,桥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不光是琅山村的村民,还有周围村子的,大家都站在桥上,凝望着天空,感觉好像都找到了一盏通往幸福之路的明灯一般。
琅山村的村长,手里拿着一个小的扩音器,对着聚集在桥上的村民们喊道,“乡亲们,如今我们这座月牙桥已经建成了,大家以后出门办事也方便多了。我们要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国家,但是我们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们辽省的杜书记。这条路是他主张为我们修建的,如果不是杜书记,那我们要等到通路,通电,恐怕还得几十年啊。所以,我建议,我们大家去做一面锦旗给杜书记送去,以表达我们的谢意,大家说好不好?”
“好!”
“好!”
村民齐齐应答,山里的人们是最朴实的,谁帮了他们,他们都铭记在心
很快,就有人从镇上买来了锦旗,村长建议大家都在锦旗的背后写下自己的名字,这样这面锦旗才会显得真实有意义。
村民们手里拿着村长递过来的笔,虽然很多人都不会写字,但是村长在一边耐心的教他们,所以也还是很认真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待所有村民都签上名字之后,村长也才会心一笑。此时镇上那边很多村民也来了,都是来看这座新桥的。一辆大卡车拉着一大车的水泥也缓缓的开了过来
那大车一上桥,桥面明显晃动了两下,就连立在河中的桥墩也跟着抖动着。可是村民们此刻都沉浸在那喜悦当中,根本就没有去注意这些。
此时,天空已经灰蒙蒙的一片了,好像一场大雨就要下来了。眼看要下雨了,刘奶奶突然记得自家院子里还晒着一点粮食没来得及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