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好头痛的。
杨枝很愧疚,可就是这么愧疚着把麻烦抛给了闺女。
杨枝觉得他这是可闺女一人欠了。这辈子恐怕就还不清了。
杨枝把头疼抛给了闺女,自己回家就跟池勇坦诚不公的谈了一次,当然了效果是明显的,因为池勇腰也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一起能走五层楼了。
池勇上班的时候人家都说池勇是不是小儿子也说了媳妇了,怎么就把嘴巴咧的那么大呢。
池勇总是自己傻乐跟同事们打招呼“到时候肯定不忘了想着大家的放心吧”
杨枝看到池勇的样子,觉得值了,愧疚闺女也值了。当然了也不能就这么愧疚着,对闺女是小,最对不起的是英子爸,这是失信,虽然不用约 定,可在村里长大的人,活着睡一铺炕,死了埋一块坟地,那就是风俗。杨枝不知道一点都不知道要怎么面对英子爸,估计只能等死了以后去跟英子爸道歉了。
总归欠了一句对不住的。欠了英子爸一句对不住。
番外 老太太
程家老太太没嫁人之前,家里也是大户,不过后来,程家老太太再也没有敢提起来过,
也是程家老太太幸运,遇上的男人有担当,而且对程家老太太好,程家老太太不愿意提原来的事qíng,他就再也没有提过,
别人说道孩子舅舅家的时候,程家老太太永远用一句,离得远,家里穷给挡回去了。
可只有程家老太太心里明白,她家没有她自己说的那么明白,真要是认真说起来,肯定跟贫农有点距离,
程家老太太的眼界不是生来就有的,那是从小在家耳听目染出来的。
不过程家人丁单薄,那年月动dàng。程家老太太嫁过来的时候,家里就没剩什么了。
程家老太太的老父亲能把闺女托福给可靠的人,只说了一句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生活安稳。
家里的东西更是告诉闺女什么都不用惦记,人在比什么都qiáng,而且一个姑娘家,没有人帮衬,带着这么多的东西,不是福气,那是祸。
程家老太太在老爹没了之后,痛痛快快的嫁人了,
亲戚朋友,乡邻什么都没有jiāo代,就一句话嫁的远来往也不方便,而且跟老爹说的一样,家里的东西别说程家老太太不惦记,就是惦记也没他的份,这些人都是喂不熟的白眼láng,都没想过给他这个闺女留点什么。
要不是老太太出来的gān净利索,什么都不争,什么都不带,不见得被谁家给惦记上,嫁给什么人呢。
所以程家老太太走的gān净,一个女人带着连个包裹就嫁进了程家。
那时候的程家爷爷,在村里光棍一人,过得清苦,程家老太太过来的时候窗户上连纸都糊不起。
这人家清贫呀,程家老太太不是不后悔的,早知道就不听她老爹的,好歹在家里带出来点东西,能补贴一下不是。
不过程家老太太也没有动过心思回去,路远不说,那一窝子亲戚恐怕也容不下她,
唯一能安慰的就是程家的爷爷长得真的不错,小伙子往那一站身板笔直的,而且有把子力气,媒人都说了,要不是家里穷,没有人给张罗媳妇,程大也不会到现在还没有个媳妇,
程家爷爷知道疼人,那么大岁数能说上一个媳妇不容易,对程家老太太千好万好的,在外面弄了一口吃的,也给媳妇带回去,
程家老太太也不是懒人,两人就这么把日子过起来了。
程家老太太也争气,第一胎就给程家老头生了一个儿子,当时把程家老头给美的呀,抱着儿子都掉眼泪了,直跟程家老太太说:“我这辈子竟然还能抱上儿子,我还以为我要打一辈子光棍呢,我一定对你们娘俩好”
程家老太太就觉得,他这一天一夜的辛苦没有白费,而且有了女人归拢的男人,看着肯定比光棍的时候顺眼多了,
程家老头往那一站在村里都是说的出的,日子本来就说两人过出来的,程家老太太那是真的没有遗憾了,可以说是一点后悔都没有了,
等生了老三的时候,日子就变了,解放了。在定成分的时候,程家老太太更不后悔了,而且腰板特别硬实,程家老头可是实打实的贫农,她嫁过来的时候,家里连铺盖就有盖的没有铺的,炕上都是稻糙帘子。
往上追几辈子,都没有个有家底的人,
程家老太太对娘家更是一个字都不提,估计要是真有人非得追究,程家老太太敢说,她是让拐子给拐来的,不知道家在哪里,为了儿子为了两口子好不容易奋斗起来的家,程家老太太真敢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