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勇点头,有您这句话我心里舒坦多了。
程英这头有老太太,自己基本上就不用cao心,英子别的都拿不准。可孝顺老太太,听老太太的话那是错不了的。
想起来自己有点窝囊。
自家儿子要是知道老太太对这个事qíng的看法,也能多少松快点。
不过这小子到底在老太太的身上用了多大的力度呀,从啥时候开始就给自己打基础了,
曾记得,自家儿子那时候看到老太太跟猫一样。那是能躲就躲。
老太太拿烧火棍子打人的时候,自家孩子那眼睛可是凶狠瞪回去的,因为一个媳妇竟然能生生地给掰过来,这也算是卧薪尝胆呀,
池勇觉得自己再想下去的话。那就成yīn谋论了,没有这样埋汰自家孩子的。
既然老太太这里松了口话,还是回家跟老头子商量商量吧,看看成不成,也没有啥不成的,这样算是最折中的了,既然大人不能改姓,将来生了孩子,一个姓池,一个姓程,挺好,两边的香火都继承着。
还是老太太想得开,看的更远。
而且这也是一个没有局限的人才能想得到的办法。
换成自家老太太,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不然读大学为了什么呀,这就是切入点不一样。
池勇跟老太太告别,然后又看了看在院子里面各种纠结的两糟心玩意,你们折腾吧,为难的就是我呀。
在程英跟池武的成绩下来的第一天晚上,程英跟池武的学校问题,还有定亲问题全都解决了。
没有程英说话的地方,更没有池武表达意见的余地。
双方各退一步。池武可以在程家生活,名义上是招赘,可不改姓的,不过两人生了孩子必须有一个姓池的。
这算是池家退了一步。
程英也被老太太压着退了一步,必须到b大跟池武一块上学。
这个没得商量。多不容易考上呀,不准许有任何原因打折扣。
程英看着心qíng不好的池武,早知道我gān嘛惹人呀,早知道我就不跟倒霉孩子掰扯道理了,你说这叫啥事呀。
程英看看自家老太太那是真的不愿意跟老太太分开。
在程英看来这跟为了前程抛妻弃子的差不多。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老太太态度太坚决了。
上辈子啥没见识过呀,这辈子真的不用那么出类拔萃,只要守着老太太,守着这份亲qíng慢慢的过日子挺好的。
啥叫未来的幸福呀,现在的幸福都抓不住谈何未来。对程英来说守着老太太还有他们的家过日子,过好日子,就是幸福。就这么简单的追求。
要是池武不闹心,这家里就算着池武一份呢,现在看来待定呀。
池武在边上不吭声。不管英子怎么说,两人能把亲事定下来,就挺好的,
至于大学,在池武看来,不管gān什么,都是为了将来更幸福。要是没有程英,他就是上啥也幸福不了。
生活的真谛很多年以前就明白了,用程英的话来说,一家人能守在一起天天吃饺子。那就是幸福。
两人追求的真谛差不多,池武现在没有追求的是未来。程英认为现在就挺幸福,未来没啥追求。
池家老太太,四十五度角的下巴颏扬着“我们家耽美书斋,英子能在b大熏陶一下,那也算是实至名归,两孩子这才般配”
这话听着挺好的,搁不住细想,英子要是不在b大上学就配不上他们家池武,算不得耽美书斋。
程家老太太不吭声。该站的便宜占了,口舌上咱们不跟他们计较。
程英可不行,这老太太现在就弄不清状况,将来我还未见的是你们家人呢,现在我也不乐意。你就敢拿话头敲打我了。
姐能受你这个,你当我是我妈呢,神qíng忧虑的看着一帮刚刚商量完亲事的人“也不知道b大有没有农业科技,不然武子到我们家也没有用武之地呀”
你孙子到我们家来,就要学会种地。你还别拽。你弄反了,不是我上你们家去。
池家老头那么大的岁数,突然就把脖子给扭向窗外了。这气氛太好了,怎么那么有生气呀,自从儿子儿媳妇搬出去,家里好长时间清清冷冷的,看来将来自家要热闹。
池家老太太被程英这话给噎住了。人家在告诉她,你孙子到我家入赘的。跟你们耽美书斋脱节了,别撑着了。
池勇低头,还没怎么地呢,就战火缭绕了,这要是定了亲。结了婚可怎么好呀,幸好搬出来来了,要不然自己跟跟自己老实的媳妇在中间多为难呀。咱们不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