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杀手_作者:萧萧下(317)

2017-03-26 萧萧下 九把刀

  尽头处是一道厚重的铁门,阿信伸出手掌,在门边的感应器上按了一下,感应器滴滴滴地响了一阵,然后听到“铛”地一声,铁门缓缓打开了。

  这里面真是一个秘密基地一样,里面的布置犹如美国电影里的科幻片,到处都是金属的工作台、支架,连地面都是金属的。里面人头攒动,一派忙碌景象。有人在做试验,有人在接电话,还有人在画设计图,有人凑在一起讨论,众多巨大的显示屏上现实着各种数据,随处可见的机械手在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看来,罗希凡的声音做得比泰信家族还大,还要专业,因为泰信家族只卖现成的武器,但罗希凡却还在自己搞研究开发,还在对枪支和弹药进行改装。

  在这个秘密基地的一侧,有一道门,上面画着一把枪的标志。阿信将易小刀领到门前,说:“这里是试枪间。你自己进去,里面会有人为你服务,但是,你试枪的过程会被全程录像,一直保留到你安全此地之后。”

  “谢谢。”易小刀说。侧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那道门,上面有一个爆炸的标志,难道那里是试炸弹的?

  阿信在试枪间的门外按了一串数字,合金门打开,易小刀走了进去,门立刻又合上了。

  这是一个长约十米,宽约五米的空房子,进门处放着一排柜子,里面放着各种枪支。柜子的前面是一个金属台子,是试枪所站的地方。而在前面,则是三米、五米、十米距离处有三道轨道,上面有可以左右移动的靶子。

  一个身穿工作服的女子走上前来,说:“请到这边试枪。”说着,地上一个耳套。

  易小刀摇头婉拒了她的好意,走到金属台前。台子上面已经放好了他将要试的枪,摆在最左边的是一把乌黑的手枪,与一般手枪不同的是,它的枪管比一般手枪要长了很多。这是一把改装过的勃朗宁手枪,其原型是美国的M1911A1,据说枪械专家们曾经就手枪的构造、命中率、杀伤力和she速等项打分,M1911A1得了满分,被誉为军用手枪之王。

  “这是我们最新的改进手枪。主要是将枪管略微缩短,便于携带,同时在枪管的前方进行了最新技术的消焰处理,而且可以加装消声器,适合杀手使用。”女子介绍说。其实不用她说,易小刀已经看出了这些变化。

  易小刀掂了掂重量,觉得手感不错,装上弹夹,举了起来,试了试感觉,然后深呼吸,瞄准五米外的靶子,一连she出五发子弹。五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而且几乎在一个点上。

  其实对杀手来说,手枪一般都是在极近的距离上开枪,五米应该已经算是远距离,一般会在三米之内,可能的qíng况下,一米是最佳距离。因为距离越近,成功率越高。但是距离过近,比如低于一米,那么一旦目标躲开第一枪,再次瞄准时手臂需要调整的距离就大,而且太近了,目标自己或者保镖很可能将你的枪打掉。

  五米距离上的she击效果让易小刀感到满意,如果在对战中,这样的jīng度完全可以保证指哪儿打哪儿了。

  放下手枪,易小刀拿起了旁边的7.62毫米改装斯太尔狙击步枪。

  “这款狙击步枪是由斯太尔SSG69改装而来。”女子说,“主要是枪托上,改成了可折叠的qiáng化塑料枪托,减轻了重量的,也更方便携带。”

  易小刀拿起狙击枪,端在手上试了试,便感觉出这个改进的失败,塑料枪托确实减轻了重量,但是在枪管没有变短的qíng况下,整支枪显得有点头重脚轻,握在手里,总是感觉枪口向下坠。折叠的枪托不错,但做工稍嫌粗糙。如果把枪托的材料改一改,换成更好的塑料,比重稍稍加大,或者在枪托里加上弹仓,用于储放子弹,这对杀手这种不方便把弹夹cha在腰上的职业来说,还是有比较qiáng的实用xing的。

  不过师父有话在先,易小刀没有多嘴说出来,只是随便开了一枪,试了试后座力。很明显,枪托太轻,后座力感觉就加大了,she击的稳定xing就降低了。看来,更换枪托材料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每一支枪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得很全面,基本上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的方案,所以要想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且要改得比原型更好,是很有难度的。

  杀手是不需要冲锋的,但是作为掩护的武器,师父还是定了一批冲锋枪。既然是掩护用,杀伤力不是主要的,she速高、轻便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师父选择了MP5原型枪。这支枪就不用说了,全世界各地都有他的影子,电影电视里几乎是警察的必备武器,就算是现实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拿MP5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