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渣快跑_作者:山路漫漫(34)

  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就连街边卖菜的大妈去买股票都知道jī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简单道理。

  同理,一个篮子也不能只放着几个jī蛋,怎么着也要再加点熏ròu,青菜,豆制品。万一篮子摔了,jī蛋碎掉了,但总能留下一些还能继续食用的食物用来裹腹。

  科学的讲,这也是分散风险的一种。不光投资者需要,被投资者同样适用。

  毕少良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是狄阙cao作起来却有难度。

  与陈峰实力相当的投资商一般来讲,并不是他出面就能请的动的。

  海选活动如果是和B部联合举办的话,这件事狄阙必定理所应当的推在毕少良身上。

  只可惜毕少良却是只披着老实人外衣的狡猾的狐狸。

  在D部决定大张旗鼓,惊天动地的闹上一番的同时,B部选人的政策万年不变,依旧默默地进行,默默地招上千人的实习生,默默的淘汰至百人左右的jīng英队伍,默默地培养出一两个的天王级人物。

  这样对比下来,D部的活动虽然抢眼,出尽风头,但是行事低调,实力雄厚的男星造星团队却明显更令人心神往之,私下的暗箱较量想必更加激烈。

  已经有杂志开始大规模的跟踪报道本次的海选活动,而老资格的,和B&D关系过硬的几家没有一家在报道的时候,不将B部的传统经营模式也大加赞扬一番的。

  “分制经营,各领风骚,B&D再掀娱乐制造风cháo。”这是一位资深的评论人士写出的报道标题。

  利用D部的大型活动,将D部重新拉上位,同时也是给B部制造了话题,使B&D整体的市价也连番飙升。

  毕少良不费chuī灰之力,就变成了导演整出戏的最大赢家。

  而他狄阙,从早到晚的奔波劳碌,却只不过是毕少良手下指哪打哪的一颗棋子而已。

  这么深刻而复杂的道理,狄阙自己显然是悟不出来的。

  反而在家里颐养天年的狄老爷子看的比他通透。

  但是老爷子也说,毕少良的确没有任何义务参与D部的工作,不但埋怨不得,还要感恩戴德。

  人家在百忙之中愿意伸手来拉D部一把,而不是借机打压吞了D部,已然是看在上一辈jiāoqíng的份上,做尽人qíng了。

  归根结底,都是他没有出息,把D部搞成现在jī肋状态的过错。

  “阿阙,你也三十了,是负起责任,做个男人的时候了。不能总让别人替你擦屁股,毕少良没有义务,而你爹我脑子也清楚不了几年了。”

  狄爸爸很少和狄阙谈心,这番看似平静的话却听得狄阙鼻酸。

  他也不是不想负责任,只是,他真的不是经商的这块料啊。

  那些密密麻麻的经营报表,那些尔虞我诈的攻心算计,那些看不到真实的模糊笑容,他都没有可以应付自如的信心。

  父亲白手起家,辛苦半辈子留给他的家业早晚有一日会被他败光,由他的双手拱手让人。

  这么想着,狄阙终于开始焦虑了。

  这次已然成了孤注一掷。

  若是这次的项目在他手中半途搁浅了,那他就真的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无论是他父亲还是毕少良,都不会再对他给予任何的期许和帮助了。

  D部的项目,毕少良所做的已仁至义尽,无法再加上更多的期待。

  然而除了陈峰外的资金保障,狄阙暗地里愁了三天,仍然毫无头绪。

  破天荒的,他失眠了。

  从没有过的巨大压力压的狄阙有些喘不上气来。

  他突然清醒的意识到,这么多年来醉生梦死的自己一直逃避的无非就是这种恐慌到极致却无力挣扎的现实。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再逃避,也终有躲不掉的一天。

  会议结束后,狄阙赶紧从半睡半醒的状态中挣扎起来,努力的瞪大眼睛问身边的陈峰:“怎么样,这次满意了吗?”

  具体的提案已经商讨了一周有余,被陈峰拍回来三次。狄阙带着手下的团队连夜修改,最终定下了自己觉得满意的方案。

  他是没有什么能力做策划的,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陪在工作的众人旁边,请大家吃个工作餐,吵吵气氛而已。

  “目前看没什么问题,我们回去商量一下,下周一给你正式答复。”陈峰回答的很官方,眼神却若有似无的扫过狄阙眼下两个深重的黑眼圈。

  狄阙,好像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陈峰心中一动,却立刻压下了这种莫名的貌似关心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