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此,中国《Voyage》怎敢越雷池一步?杜文文走秀还好,拿钱办事,宋雅兰看秀都藏在后排,她和那些IT Girl不好比,她们倒是【韵】的天然盟友,彼此都是时尚圈的边缘人物,当然一拍即合、越聚越多。但她身上挂了中国《Voyage》的标签,要是被直播镜头带到,落到美国部那些有过jiāo集的同事眼里,那简直就是给集团内部的撕bī埋下一颗隐藏式地雷。
连看秀都这么低调,穿着【韵】上封面,她简直有点不敢相信,“您就不怕……”
“我们是中国的时尚杂志,不可能总绕开这个现象不报道。”温萱看来倒是已考虑清楚了,“就是美国那边,能漠视多久?新的盈利模式就像是chūn药,骂【韵】做得这么好,即看即买完全把跟随品牌gān掉了,解决的是多少奢侈品牌最头大的问题——在纸面上都是没感觉的,落实下来才品出味道。Zara、H&M那种从设计到铺货不到一周的模式,在【韵】跟前根本没优势。人家一边看秀一边就买,你跟随牌还要至少等一周,而且第一批量肯定小,门店反馈销量好再加单,又是两周……”
时尚杂志不光只看设计,也关心商业模式,即看即买一开始像噱头,每个秀场款都连接到商场款,看着是很工整,但对品牌带来严重现金压力,设计部门肩上的镣铐也更重,不具备参考价值,能成功只能说是特例。现在分成日常款、季节款,模式更简单,容错率也更高,效果立竿见影——Zara这些跨国快消品牌,盯牢的是一线奢侈品,就不说什么了,国内搞跟随的CY那些网店,只能跟在背后吃剩饭。看完秀,从官网图扒版,找设计师、打版师,搞几个通宵,下单生产出来最少一周,这么仓促,又能有多像?面料备好了吗?一个季节的销售旺季也就这么几周时间,一两周一làng费,最huáng金时间一过,跟随款说不定都卖不过价格最高的正品。至少大量跟随款和正版都想买的摇摆客户,选择正品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这个模式越看越值得学,温萱甚至觉得这是未来大势——这样时装秀的形式也要跟着改,一年四季,每一季都上新开秀,让秀场成为网店新款的宣传手段,也许才是之后的发展趋势。那样跟随品牌连抄都抄不过来,就像是CY,现在虽然也推出了骨架条纹夹克,但连实物图都没有,明显是手忙脚乱,被搞得没办法了——这还算是动作快的,其余C店仓促上的全是鱼目混珠的货色,没有一个SKU,是真正意义上的跟随款。
“阿诺德先生实在来不了就算了,你和Joe说,一定要让她一起来,”在时尚媒体圈里,《Voyage》中国版主编已经是温萱能达到的巅峰了,想想和凯文阿诺德接触,还不如同乔韵加深jiāo往更有用,她对宋雅兰都比以前客气不少。“今年这个骨架夹克的确好,就算秦巍不拍封面,我也想上一个专题,你先和她谈谈该怎么实现,下周给我个初步方案。”
“她现在肯定不会回电话的。”宋雅兰本来不想明说,看主编越来越来劲,无奈之下只好挑明,“在约会呀,秦巍刚回来,可能连酒店都没出,怎么可能来参加你的派对……”
——都是忘了,这位主可是撕过纽约时尚杂志的人物,说白了,中国《Voyage》就没给她多少甜头,连符合身份的待遇都是Lana在编辑部力争回来的——当然,对外,这都是中国《Voyage》的人qíng,但Lana和Joe私jiāo不错,谁知道她私下和那边是怎么说的?让她上封面,品牌肯定愿意,但邀来参加私人派对,乔韵会不会给她温萱这个面子?
温萱怔了一下,看了宋雅兰一眼,在心底忖度她几秒,笑说,“你打个电话问问总可以吧?”
“以前jiāoqíng还不错,现在已经不是打电话必接那么密切了。”宋雅兰却根本没想那么多,说的都是大实话。“杜文文能给她走秀,Mandy是她在阿诺德身边的传声筒,我们杂志冷了她一年多,人家不是照样卖?时尚杂志和大众新闻根本没得比啊,她有秦巍带她上头条,哪还稀罕我们的曝光——”
“行了行了。”温萱也是被气着了,“那你就发邮件问一下!总不要我跪下来求她,一路把长头磕到她家门口吧?能来就来,不能来就算了!”
她不客气起来,宋雅兰反而坦然——她也就是要事先分析清楚,降低老板的期望值,免得到时候人不来,她又要被老板说‘失望’。至于温萱的咆哮,编辑部谁没经历过?根本不当回事,应一声转身就出去了。温萱自己坐在老板椅上,在心里对宋雅兰发半天狠,但心里其实也不是真生气——宋雅兰说的是实话,乔韵那个小Bitch,不见兔子不撒鹰,杂志禁令那么森严,Lana没有可以jiāo换的筹码,现在一示好她就贴过来?以她的xing格,这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