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这场冤假错案的洗礼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根本上讲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当制度失灵时,执法者的良知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丝希望。
190、渡人亦度已(1)
正当我陷入绝境的时候,却发生了一起与本人案件无关,但对法官公正处理本案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小cha曲。我当时对此事的处理方式,今天站在理xing、客观的立场来看,无疑在道德和法律两方面都充满了矛盾和争议。
在我将《撤销委托律师并拒绝配合庭审的声明》信,请林管教转jiāo给承办法官后第三天,我再次被管教叫出去提审。走出监房之后,我问管教:“是律师会见么?”
管教说:“不是律师会见,是办案人员来提审。”
一进提审室,我就看到了坐在旁边靠墙椅子上的王法官,而端坐在高高的审讯台后面的两位却不认识。
我主动微笑着打招呼:“王法官好!不知道您收到我那个撤消委托律师的声明了没有?”
王法官态度友好,微笑着说:“今天不谈你的案子。”然后指着台上的两位说:“他们是东城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找你了解些qíng况。”
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东城区检察院找我什么事?”
王法官说:“具体什么事qíng他们找你谈。你人在我们手上,我今天只是陪他们来看你。”
我理解他所说的“来看你”这个“看”的意思是“看守”而非“看望”。
我坦然地面对台上两位检察官说:“有什么事qíng你们尽管问,我保证知无不言,如实相告。”
台上两位检察官一脸严肃的样子,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就东拉西扯地跟我闲聊起来。他们先是问我什么时候到中国华贸东南公司任职的、担任什么职务、具体什么职责,然后问公司有哪些下属企业、负责人是谁、各从事什么业务、注册在什么地方,我都一一如实做了回答。中间他们有两次对我的回答似乎有些不满,语气严厉地质问和反问,一副作威作福、狗仗人势的样子,令我内心十分反感。
在问到我对下属企业的管理职责时,产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我说对下属企业我就管人、管制度、管考核指标的完成qíng况。检察官追问:“下属企业负责人的工资、福利待遇,由谁定?”
我说:“有明文制度的依制度,没制度的报我决定,重大问题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重大问题是如何界定的?”
我如实回答:“没有明确的界定,视具体qíng况而定。”
检察官突然声色俱厉地斥责:“胡说八道,那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么?!”
我立即予以反击:“请你注意自己的身份,说话文明点!”
这位检察官呼的一下站起来,手指着我喝道:“你这么嚣张,知道自己什么身份么?”
我站起来,针锋相对对回答:“我清楚自己的身份,一位刑事被告、犯罪嫌疑人,同时是一位公民、一个人!我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王法官见状,站起来微笑着打圆场说:“在话好好说,都不要意气用事。”
我当然不能不买法官的面子,立即坐了下来。那位激动的检察官只好自讨没趣地重新坐下。
王法官对两位检察官说:“你们继续问吧。”
我觉得应该适当表现一下自己在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让这两位狗仗人势的检察官小看了自己,平静地说:“本来我是不计较今天的讯问或谈话程序的,但两位检察官既然这么咄咄bī人,我倒不能不较真一些了。我想知道,今天我是以被告、犯罪嫌疑人还是证人的身份回答检察官的问题?”
两位检察官面面相觑,停顿了一下,其中一位说:“以犯罪嫌疑人还是证人身份,要看接下来你的配合态度。”
我转向王法官,苦笑着说:“王法官在场可以证明,检察官原来可以这样办案的,没决定我是证人还是被告身份就问话,这不是开法律玩笑么?问话前不告之我权利、义务就算了,我主动提到这个问题居然故意骗我,换一般老百姓还不被他们吓死。”
这回连王法官也尴尬了,苦笑着说:“我理解这次你是以证人身份接受检察官询问。证人的权利、义务你应该都清楚了,他们就没必要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