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遇将她手指一捉,直接把人扛起来,回卧室。
仍在chuáng上,自己翻了个身,仰面躺下,让苏南坐在他腰上,“想给我脱?”
苏南看着他。
陈知遇抓住她手指,微挑着眉,“我不动,你慢慢来。”
兴致起来很快,然而这回陈知遇好像是打定了主意,就不主动。
苏南不服气,先把他扒光了,然后去袋子里翻出她一周前厚脸皮买回来的安全措施,瞎弄。
陈知遇也就忍着,指点她两句。
做好措施,又磨蹭了半天。
慢慢的,苏南好像是无师自通了一样,试了一下,准备坐下去。
陈知遇有点憋不住了,抓住她手臂想起来。
苏南按着他的肩膀,“你说的你不动。”
一点一点的,试探着,把他吞没。
陈知遇额头浮起一层汗,看她有点皱眉,“疼?”
苏南摇摇头,“不是……”
“怎么了?”
她俯下身来,贴着他的耳朵,“好像……很深。”
陈知遇目光一暗,忍不住了,掌着她的腰,托起来,很快地动。
可能是在异国他乡,qíng绪很不一样。
她有点疯儿,把三个多月来积压的qíng绪,全部投入其中。
很快第一次,没歇到一个小时,第二次。
·
到三点才消停。
别墅里静悄悄的,空调打得很低,然而被子里一片cháo热。
门窗关得严严实实,外面漆黑一片,只从玻璃的上沿,露出半轮月亮。
苏南倒了水来,递到陈知遇手边。
陈知遇就着水杯喝了一大口,抬手抹了抹她额头上的汗,笑得有点儿轻佻,“……有长进了,跟谁学的?”
苏南眨下眼,“想知道?”
赤着脚跳下chuáng,从对面的矮柜里翻出一套陶塑,“……辜田送的。”
陈知遇看了一眼,差点呛住。
两个小人,一男一女,一十八式。
“……你从哪儿jiāo来的这么一个朋友?”
苏南:“大惊小怪。”
陈知遇:“……”
将她拉过来,凑到她耳边,“想学,别看这个,理论没用,得找我实践。实践出真知。”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第52章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王小波
·
第二天艳阳高照,出门却能闻到一阵cháo湿的水汽。
雨季阵雨不期而至,悄然而走。
苏南和陈知遇,请何家三口,去市中心吃饭。何平开车,苏南坐后座,给陈知遇介绍当地的风土人qíng。
近郊多数路段是没浇水泥和沥青的土路,晴天尘土扑面,雨天湿泞难行。
沿路经过一家店,凋敝破败,店门口泥泞低洼的地上,几个穿得脏兮兮的当地青年,正在蹲着喝啤酒,嘉士伯,这儿习惯称之为“”。
苏南他们的车经过时,有个穿红衣白裤,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儿微张着口,怀里抱着一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小男孩,目送着他们离开。
最早一阵,苏南看见这些qíng形常常会从心底里觉得难受,久了就发现这种难受与事无补。
习惯了,但每每看见,仍能生出一种明知无用的悲天悯人之感。
车很快到了老城市,苏南指着外面的建筑,一处一处跟陈知遇介绍:
——“那栋红房子,绿顶r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之一,药店、书店、超市,什么都有……”
——“那个红底白字的bata,是卖鞋的,肯尼亚的品牌,在非洲这边还挺有名……”
穿过老城,到了新城。
利隆圭街头建筑普遍低矮,车从旧城区开到新城区,路面宽敞许多,沿路建筑也渐渐显出些城市的气息。
“对面那儿,那个圆顶建筑,是马拉维议会大厦,是我们国家援建的……”
车从近郊到老城区到新城区,仿佛是从蛮荒到文明的进化。
吃饭的地方,是新城一家意大利人开的餐厅,红墙尖顶的设计,很有欧洲殖民时期的遗风。
吃饭的当口,何平和陈知遇略略说起h司在马拉维的贡献。何平在这儿待了九年,薪水高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没点革命乐观主义的奉献jīng神,真没办法待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