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满南山_作者:明开夜合(135)

2017-03-08 明开夜合

  到安检口,也没说太多废话,陈知遇摆一摆手,进去了。

  苏南踮着脚,看他身影看不见了才折返。

  开车回公司,心里陡然就空落落的。

  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上次,他安抚过她之后,执意让她一个人进去安检。

  送别的事,太容易损耗一个人的坚定意志了。

  陈知遇上了飞机,把随身带的一个休闲的背包搁在行李架上。想起什么,又拿下,从里面掏出除夕那天苏南给他的红包。

  他靠窗坐下,系上安全带,把遮光板打开。

  阳光明亮,从小窗里洒进来,落在他腿上,手臂上。

  拆开红包,里面正儿八经的钱币就几张,还是马拉维克瓦查,折合成人民币,估计连桶泡面都买不起。

  还真是“能有多少”啊。

  陈知遇哭笑不得。

  数点着,就发现纸币下面,是一叠纸。

  裁剪得整整齐齐的白纸,上面自己拿笔写着“1”、“5”、“10”等字样的阿拉伯数字。

  下面应当写发行银行的地方,写着“陈氏夫妇小金库”。

  陈知遇一下笑出声。

  他数了一下,“陈氏夫妇小金库”发行的纸币,各种大额小额的“毛票”,加起来统共只有100块钱。

  100块,能gān点儿什么?

  继续往后数,后面一张白纸,附了货币兑换说明——

  生气后原谅一次:1元。

  吵架后和好一次:2元。

  忘了生日获得原谅:5元。

  忘了结婚纪念日获得原谅:10元。

  跟女学生走太近被发现,获得解释机会:20元。

  陈知遇笑不可遏。

  继续往下看。

  和苏南刚领证之后没多久,和顾佩瑜聊过夫妻相处之道。

  顾佩瑜与陈震xing格大相径庭,磕磕碰碰度过了四十年,对于这个领域,她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教授:

  “静水流深,任何感qíng到了最后,都得变成亲qíng。一辈子对着一个人,能不腻吗?没了最开始自然而生的激qíng,后面的惊喜、感动,都是要花时间去创造的。夫妻之道是什么?我看就两个字,用心。”

  他手指一顿。

  看见这章长长的兑换说明的最后一行——

  陪你一辈子:100元。

  第53章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

  ——王小波

  ·

  陈知遇归国,先往父母跟前报道,又去了一趟槭城,给苏母拜年。

  为防仓促,先给苏家拨了电话。苏母惊喜不已,又觉惶恐,与他定了时间。

  苏南qiáng烈要求,先不想告诉家里两人领证的事。

  是以陈知遇这次拜年,不能太过盛qíng,只能以准女婿的身份。

  初八苏家的亲戚已经走得七七八八了,在陈知遇来之前,苏母又特意花了点工夫把家里收拾规整。

  如今宁宁懂事了,也能稍微离得开人,嘱咐她不攀高不摸cha座,她都能听得进去。苏静要上班,苏母在厨房忙一会儿,就往客厅里喊一声,“宁宁!”

  宁宁就脆生生回应:“外婆!”

  苏静提前了一小时下班,回家帮苏母做饭。

  到十点半,准时响起敲门声。

  苏静放下手里正在择的菜,过去把门打开。宁宁也跑过去,拥住她的腿。

  苏静把宁宁往里揽一揽,让陈知遇进门,“陈先生。”

  摸宁宁脑袋,“喊叔叔。”

  宁宁睁着大眼睛仰头看他片刻:“叔叔!”

  小孩儿忘xing大,不记事,已经不记得去年陪她玩飞机的“姨父”了。

  苏母从厨房出来,笑着打了声招呼。

  陈知遇递上两只袋子,“苏南托我给您带回来的。”

  苏母抽纸巾擦擦手上的水,笑说:“南南真是,那么大老远的。”

  打开纸袋,把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

  陈知遇在旁介绍:“这是马拉维的特产,黑木木雕。”

  一组五个,展现非洲民俗的人像。

  苏母摸着穿着部落服饰的小人,“还有黑色的木头?不是刷的黑漆吧?”

  陈知遇笑说,“不是,是天然的木头雕刻的。”

  袋子里,还有两把黑木的梳子,雕刻了繁复的纹理。

  “这个做得可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