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晗一向尽职尽责。
作者有话要说: 难产的三十章来了(?>ω<*?) 关于旎旎这个人,后面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和她有关系,现在也算是铺垫吧~
☆、第三十一章
拍摄进度又延迟了一周,杜书遥再次回到家已经是一个半月后,二月底了。
这时chūn节刚过,每家每户的chūn联和福字还挂在门楣上,独独杜书遥家门口冷冷清清,什么也没有。
演员这个行业不比其他,是没有假期的,尤其是在拍戏的时候,就连chūn节这种节日都要在异乡度过。
除夕那天杜徵洋给他打了个电话,知道他没办法回去后难过了好久。每年这个时候,哥哥都不回来,这么多年极少和他们一起过过chūn节。以前杜徵洋还小不懂,以为哥哥真的没时间,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哥哥和父亲不和,高中以后连回家的次数都很少。
所以每年除夕杜徵洋都会陪哥哥过年,除非遇到像这样杜书遥在外地拍戏的qíng况。
这次便是,虽然杜书遥拍戏的地方不远,但年初几乎每天都是客人,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家呆着,无聊极了。等这段时间一过去,杜徵洋又开学了,所以一直等到杜书遥回来,兄弟俩才得以见一面。
这个chūn节,没过好的除了杜徵洋还有陆振清,因为陆振清遇见了人生第一次“bī婚”。
过节难免会有饭局,饭局上的都是陆家的亲戚,世jiāo,或是合作方,不少人带着自家女儿来参加,更有甚者带着侄女,妹妹来参加,只要有适龄的待嫁的亲戚,能带的都带来了。
无奈这些人大多来往密切,陆振清不好推辞,可更不能答应,顿顿饭吃的都像是相亲大会。
事后陆母也找他谈了谈,陆母知道儿子一向以事业为重,不然他也不能在这短短几年把公司打理的这么好,陆氏股票一路高飞猛涨,这些她作为母亲,都看在眼里。
不过,作为母亲,她还是希望儿子可以早点成家。陆振清的父母宗族观念不qiáng,因此倒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想着早点抱孙子,只是希望儿子能找到一个人照顾自己。
可这么多年,同龄人早就儿女一堆了,陆振清却从来没提过这件事。
对于外界的那些传言她也听了不少,说陆振清早已经隐婚的有,说他不喜欢女人的也有,说他前妻不幸去世,陆振清为了怀念她终生不娶的也有...总之各种传言成了街头巷尾饭后闲聊的话柄。陆母听了不少,也知道儿子身边有不少人,但他却从来没有带回来过一个,毫无安定下来的意思,作为母亲,难免有些着急。
“振清啊,我知道你事业心qiáng,可现在公司已经稳定了,你确实也该安定下来了。”陆母饭后跟坐在沙发上看杂志的儿子说。
陆振清知道母亲这么多年没催过自己,是怕给自己施压,可是就算是现在,他也丝毫没有结婚的打算。
他不是不想成家,只是时机还不成熟。
或者说,他还需要等那个人再长大一点。
“您不用担心,我有分寸。”
“我放心你,可这事也不能总是拖着呀。我看今天中午董家的女儿就不错,知书达理,我们和董家也有jiāoqíng,为人也了解……”
“您放心吧,时间不早了,您早点休息。”
不等陆母说完,陆振清就打断了她。陆母叹息一声,无奈的摇摇头,上楼回了自己的房间。
正值年初,陆振清的公司最近忙的不可开jiāo,今年有几个大项目,除了之前合作的几家公司外,今年还新增了不少合作方。
另外,前两天的投标会上,出现了一个陆振清意料之外的对手——郭岸柏。
他和陆振清两个人前不久还一起合作拿下城东的项目,现在却成了对手争夺一块新项目。
果然,利益面前无朋友,这句话是没错的,虽然他们两个还算不上朋友。
杜书遥两部新戏一起拍的,一走就是两个月。陆振清平时没事也很少联系他,何况现在工作这么忙,更是没有打过一次电话,甚至没怎么想起过他。
杜书遥更不会主动联系陆振清,所以两个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陆振清知道杜书遥回来了,还是从杜徵洋那里听来的。
第二天晚上,陆振清约杜徵洋出来看电影,原以为杜书遥会一起来,却听杜徵洋说哥哥去了台湾。
不知为何,陆振清心里竟然隐隐觉得有点可惜。
新艺奖的评选在三月中旬,杜书遥定了提前两天的机票,在台北转了转,算是散心。陈晗没有跟过来,新人工作多,她恐怕一时脱不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