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_作者:葛伯生(151)

2017-02-18 葛伯生 年下攻

  这期间,邻居大叔因为死活不肯妥协,已经差不多一个星期没有做生意,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他店里。

  一派是劝他签字的,这些都是已经签了字,并希望能够快点签完,好拿赔付的;一派是也没有签字,但却不断地在给他想办法教他怎么去谈判的,希望他能把赔付谈高一些,自己更好谈价钱。

  两派吵得不可开jiāo,也会有闲人上门来看热闹,再把这些事传出去。

  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这事儿却闹得满城风雨。

  郭齐玉的小书店在旁边也受了波及,有些人凑不进去,就退而求其次地跑到书店来想跟郭齐玉说上两句。

  郭齐玉低着头,不回话,也不发表自己的议论,很是沉闷。

  人见着无趣,也就自己离开了。

  一直谈到了十一月底,新联巷家的罗三也签字了。

  很快发下通知,将于近期开始准备搬迁事宜,望广大群众能够积极配合。

  郭齐玉已经通过人联系好了县城乡镇上的一家书店,将书架和书全部批发价卖给了那家书店。

  邻居大叔的面馆收拾起来也很快。

  只是街上一些时装店还想趁着最后时刻捞上一笔,不停地进货,然后打出“马上搬迁,亏本甩卖”幌子,想要小赚上一笔。

  放寒假前,郭齐玉又去了两次C市,一次是去面试和看需要租住的房子,一次是去报名,学前班的最后半学期,承恩也不能因为搬家的事qíng落下了。

  直到他们在搬走,时装店仍然在亏本甩卖。

  “爸爸,这是我们的新家吗?”承恩还是第一次到他们在C市租的房子来,一直紧紧牵着郭齐玉的手,眼睛里满是不安和困惑。

  “嗯,”郭齐玉应道,“承恩是不是觉得不习惯?”

  虽然房东将所有家具都备齐了,但仍然感觉到一丝不舒适感,大概是还没有习惯,才走进来时,都还觉得这只是作客踏进了别人的家门。

  “有一点,”承恩打量着四周,却不肯离开郭齐玉半步,“我们为什么要把书店卖了?”

  “因为那里会修更多更高的大房子。”郭齐玉只能这样解释道。

  “那我以后是不是见不着李朝天了?”这似乎才是承恩最关心的问题。

  郭齐玉想了想,有些遗憾,“恐怕是的。”

  见小孩儿脸一下垮下来,他急忙安慰道:“也不一定,县城离C市不算远,你们以后或许会见面的。”

  承恩还是不高兴,C市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对于C市的印象几乎都只是医院难闻的消毒水味道。

  “那我先把这里收拾一下,”郭齐玉搓搓手,“把我们的东西放进去,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啦!”

  时值过年,郭齐玉花了三天才将屋里屋外收拾好,带着承恩出去采办年货。

  其实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并不需要置办太多的年货,但郭齐玉还是欢天喜地地买了许多,又带着承恩去买了几件新衣服。

  回家的时候,正好碰上他们的邻居出门。

  是个面huáng肌瘦的小伙子,眼窝都有些凹陷了,很没有jīng神地在楼道里吸着烟,等电梯。

  见他们从电梯里出来,愣了一下,灭掉了手上的烟,朝郭齐玉和承恩笑了笑了,走进电梯里。

  晚上郭齐玉听到外面有声音,打开门一看,正是那小伙子又回来了,比起出门那会儿看上去jīng神要好了很多。

  见他开门,小伙子扬了扬手里的钥匙,跟他打招呼,“哟,新来的邻居,这儿很久没住人了,打扫肯定费劲儿!”

  郭齐玉自我介绍了一下。

  那人似乎没想要互通姓名,说了句,“我姓谢,回见。”就开门进了屋。

  郭齐玉有些悻悻然,回过身,对身后站在厨房门口,还正端着一盘点心准备送给邻居哥哥的承恩笑笑,“哥哥进门了。”

  承恩垂着头。

  “要不,我们给他送过去?”郭齐玉提议道。

  “好!”

  但是敲了很久的门,门后面才稍稍开了一条门fèng。

  小伙子就在门fèng后面,yīn测测地盯着两人,“什么事?”

  “哥哥,我们是新来的邻居,这是送给你的点心。”承恩举起叶子形状的瓷盘,有些怯生生的。

  姓谢的年轻人这才有些不耐烦地“啧”了一声,将门打开,随手从后面拿出一个不知道从哪儿的抓娃娃机里抓的长颈鹿玩具,“谢谢小朋友,这是送给你的,小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