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当军嫂的那些事儿_作者:素年一别(183)
她是真心这样想的,物质匮乏,父母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全省着给子女,子女省心的还好,念着你的好,就算是说两句暖心话也是好的。可遇上那些还不省心的,就是怄得慌了。
张名花跟杨大海已经五十了,这个年代的人老得快,看着就像六十的,可gān的还是年轻人一样的活,尽管他们的孩子都已经成年了。
连那么一点淡菜也舍不得吃,留着她回来,一家人都尝上才得安心的两位老人,杨培敏心里满满都是心酸。
张名花笑着搂过她,“看,还是生闺女贴心,也怪不得你那老婶婆宁愿拿儿子跟人家换也换了个闺女过来。”杨培敏爷爷最小的一个弟弟妻子,一口气连生了八个儿子,想女儿想得不行的婶婆拿最小的儿子跟自个妹妹换了个闺女回来养,也算是全了她要小棉袄的心愿了,当然也一度让人热议。
杨培敏笑嘻嘻大言不惭地道:“贴心的闺女给你想了个赚钱的方法呢。”
张名花愣了下,笑道:“啥赚钱的办法?多养两只jī生蛋?”她也是拿儿子的昨天说的来笑话她。
杨培敏把跟杨培英说的告诉她。
张名花也是有些迟疑,“这个,真能行?那位姓龚的姑娘,真有那么能耐?不会让举报吧?”
杨培敏再给她做了些分析跟保证,“这事儿是瞒不住咱爹的,你给他提一句,但别让他出头,你自个去弄就行。”
张名花想了想家里这些日子的糟心事倒也慡快,“行,你爹那儿,有我呢,只是敏敏这个你真会做?”也是跟杨培英一模一样的怀疑语气。
杨培敏怂恿,“那,试试?”
“走!”
张名花回身往自己房里拿了几块麦芽糖出来,“你二姨给的,一直放着呢。”
杨培敏往她手上看了眼,好吧,数量不多,用正常碗,只有小半碗的量。
还让她拿了白糖出来熬糖浆。
张名花一阵心疼,“敏啊,这真能卖?别给糟蹋了好东西,又是糖又是jī蛋清的,就是卖上价钱,咱能回本不?”
杨培敏忙止住她越来越远的想法,几乎把头都给点断了地保证,心里想着卖不出去,大不了我自个掏腰包给你买了。
把全部弄好的食材搅拌在一起,因为没有烤箱,她就让张名给拿了一个盛菜圆型铁碟子,能盛水的那种,也不深,装满了再用木板给封紧了,家里有牛皮纸也拿了几张过来,把fèng隙这些都给堵了,再放到锅里去蒸。
张名花一直守着锅台不肯离开,“娘不放心,还是在这儿看着吧,你去跟爹说一声,娘今个早上不上工了。”
杨培敏点头,去跟杨大海传话。
回来的时候,李红在厨房门口转悠,而里面却是杨培英带着大小妞围着蒸锅使劲地吸鼻子。
还能听大妞脆脆的声音,“奶,好香啊,啥时候熟啊?”
“奶,小妞想吃。”
李红看到她回来,也朝她笑道,“敏敏你回来得正好,也不晓得娘在做啥,可香了,你赶紧进去看看。”
张名花看到杨培敏进来,也忙把她垃到灶台边,“敏敏我看时间应该可以了。”
杨培敏点头,张名花也不用帮忙,挥开孩子们,自个搬开了大盖子。(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助
第一百二十八章相助
蒸出来的是米色牛轧糖,用刀切成一小块,也像那么一回事。
把杨培英大小妞吃得不舍得吞下去。
张名花则笑道,“当然好吃了,放了那么多好东西。”这么说着,自个心里面也有了些信心。
成果还算成功,杨培敏被张名花催着赶紧拿牛皮袋装了点,回家里给龚成兰捎信去了。
正好得知,龚成兰回了娘家,她又骑着自行车,到她娘家里。
龚成兰看到她很高兴,“敏啊,消息真灵通,是不是晓得我给你送钱来了?”
杨培敏也笑啊笑。
把她的事给她说了。
龚成兰也瞬间来了兴趣,“你这脑袋瓜子咋装了那么多好东西?正好我那大姑姐调到采购部去了,咱以后说话也得轻松些,不用另外求别人,我就正想着,看看有啥可以弄弄到咱那去的,没想你就给递了过来。”
杨培敏也惊喜,“恭喜了。”
龚成兰笑捌了她一眼,“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小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