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军嫂的那些事儿_作者:素年一别(266)

2017-02-13 素年一别


沈宜光叫人买的是大米,所以罗培敏想买一些白面玉米粉,油盐酱醋更不用说了,她还找到了生姜蒜头,花椒辣椒八角,沈宜光喜欢的口味重一点的,所以这些调料品她希望买得足足的。

再有就是ròu菜类,在这边羊ròu比猪ròu还常见,杨培敏也买了两斤羊ròu,准备来个清炖羊ròu,两根羊骨头炖淮山胡萝卜汤,然后看到猪瘦ròu也买了四斤,她是准备做ròu松的,因为现在这个天气没有冰箱ròu类放不了太久,做点ròu松来拌菜也不错。耐放的蔬菜也买了些,比如白菜土豆红萝卜这些,杨培敏本来还想做饺子的,这个沈宜光喜欢吃,可是她那个饺子皮不太会弄,所以也想要好好练熟了再做。

因为喜欢吃罗大花腌的鸭蛋,这回杨培明买了十来斤回去准备让罗大花帮忙做一下,也不想她白做,打算到时候再做多些ròu松,也给她送一些。

罗大华看她眼也不眨地买了那么多东西,而且不是细粮就是ròu,这是过年也吃不了那么丰盛的,她整个人都惊呆了,以为她是年轻不懂事,想了想,就委婉地劝她,“弟妹,日子还长着呢,一下子买那么多东西,吃不了也làng费,这个钱花出去了,就是别人的,当自己有事的时候想拿点来急用也没有,那就坏了。”

杨培敏知道了罗大花是一片好心,为她好,所以她也受着,笑着点头,“嫂子你说得没错,是这样子的,我过几天就要回去了,想着我过来那么多天了,都没有好好的给我家的做顿饭,心里面也是不得劲儿,趁着还有几天时间,就好好的给他补补,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

罗大花闻言松了口气,“你心里有数就好。”

杨培敏拉过她,要去买碗筷这些东西。

现在的餐具碗筷杯子都是搪瓷缸,这个供销社里面有的卖,罗大花就直接指给她看,杨培敏不太喜欢这个,问她有没有其瓷器类的碗碟杯子。

罗大花带他去了瓷器店,到了之后,杨培敏很是惊喜,因为她不但发现可以买到碗筷,化妆品的盒子也有着落了,她要做的就是问一下里面的师傅能不能帮她另外订做一批她想要的瓷器。

挑了她喜欢的那些碗碟杯子之后,杨培敏就问售货员能不能订做一些瓷器,售货员瞅着眼睛打量她,问她要gān什么用。

杨佩敏就说做些小吃食一些酱之类的,到过年过节的时候送一下亲戚朋友。

售货员就说可以,可是要用介绍信,这个倒是没有问题,杨培明可以弄来。

因为正好这附近有窑厂,做起来也方便拿货,跟他约定好,两天后过来拿。

杨培敏要做的是直径五厘米的圆形盒子,这个可以将三十克的口红粉底,一个三毛钱定做了三十个。

从瓷器店出来后,罗大花终于忍不住了问,“弟妹,你是做啥东西呢?”

杨培敏就趁机跟她说,自己会做这个ròu松,到时候给她送些过去。

罗大花就笑道,“听起来就是稀罕东西,弟妹真能gān,这,送礼也要这么讲究吗?”

杨培敏笑着点头,也没有跟她解释。

罗大花咂舌,暗地里再看了杨培敏一眼,这位弟妹真不像农村姑娘,就算是农村生活,教育也肯定不一样,比如一些家长细务不怎么懂,但这些化妆穿着文化程度跟城里姑娘一样。

看到有糕点零嘴瓜子,茶叶之类的杨培敏也买了一些,就放着待客的。

他本来也想买两件的确良准备着做两件短袖衬衣,但这边没有fèng纫机,想想也就算了。

买的时候不觉得,但是,拿的时候就察觉出来了,还好来的时候也拿了麻袋过来,不怕压的东西放在下面,瓷器碗筷jī蛋之类的全放上面,再用稻糙垫着,小心一点拿放,分了两个袋子,一个二三十斤左右,罗大花就建议她一个竹竿挑着,杨培民汗,他还真没有这样子gān过,就跟普通赶集的妇女一样挑着回家,虽然没有镜子,但是自己想想这个形象就想笑了。

大伙到了约定的地方,早上送他们过来的拖拉机,因为有事qíng去了其他地方,这会儿也是没有车回去了,她们就想站在这里看看,看有没有牛车是跟他们一个方向的,看看能不能捎上一程。

等了大概有十来分钟的时候,终于有问到一辆牛车,他们正要回去,他们的目的地部正好是军区那附近村子的,大家都喜出望外,因为他们已经打算在等不来车,就走路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