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_作者:脉脉/渥丹(56)

2017-02-09 脉脉渥丹

  他回去之后很难得的言采已经在了,还很难得的没有在玩拼图。谢明朗进门后就说:「如果真的是你的关系,那所托之人,也实在太敬业了。」

  言采见他嘴角是笑,也笑了,摇著头慢慢说:「我没有出面,只是托人把资料送到对方手上,其他的就与我无gān了。的确有人把毫无实力的庸才捧到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但是这个本事和jīng力我都欠奉。你欠缺的,倒是自信和坦然,虽然我对此很惊讶。」

  谢明朗坐到言采身边,还在想应该怎麽反驳他。言采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张晨找到你,不会是因为我。我不过锦上添花,别多想了。」

  他说得如此平常,眼中是带著一点纵容的笑意,谢明朗伸手搂住他,低声说:「举重若轻总是你的拿手好戏。」

  后来谢明朗和张晨一同去看了几场后者筹办的展览,风格稳重又不失新意,的确是谢明朗喜欢的展览类型。他们志趣相投,言语间也颇谈得来,加上张晨说服人的本事的确一流,这样谈了几次,当某次张晨带著展览的策划雏形找到谢明朗时,谢明朗发觉,原来自己也不知不觉中,也被吸引得开始投入了。

  于是一切就变得水到渠成一般,谢明朗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准备展览的素材之外他还是接受了姚隽松助手的那个工作。这份工作报酬并不高,工作qiáng度也比言采提到的要大,特别是他一心想做得更好,压力难免加倍。一同工作之后,谢明朗才知道工作状态下的姚隽松沉默而严肃,绝非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那张茶桌边妙语连连的老人。尽管如此,谢明朗每一次从姚隽松的工作室回来之后都觉得受益良多,一些工作中得到的灵感也可以考虑用在开始筹备中的个展上。

  言采这边的qíng况也是一样。《尘与雪》在最后时刻有惊无险收到当年电影节的提名,从导演演员到技术门类,都一一获得肯定,也就几乎在一夜间成为理所当然的得奖热门。当然这样的风光之下,代价也是难免:陆长宁送出电影拷贝后第二天就因为低血糖引起的症状入院,言采的嗓子是彻底哑了,而江绮,早在补拍镜头的期间因为不慎摔下舞台,左膝关节不幸粉碎xing骨折。

  在极度忙碌之下,时间过得很快。言采看他每天如此兴致勃勃jīng神百倍,笑著感歎过「年轻人的jīng力就是不一样」,为此两个人还彼此取笑了一阵。谢明朗在给姚隽松作助手的这段时间内看到不少人物摄影,几乎囊括了几十年间文艺界所有知名的人物,他不免好奇,问言采是不是也给姚隽松做过模特,言采并未否认,却不肯给谢明朗看照片。

  在这令人人仰马翻的忙碌中又过了一个月,本年的电影节盛装登场。《尘与雪》的首映式就在电影节期间,为此言采在电影节开幕的前两天就和剧组主创人员和其他演员到了举办地,谢明朗被各种事qíng拖住,没有赶上开幕式,首映也不得已地错过了。

  票倒是不缺。言采给他留了一张──这让谢明朗很惊讶,卫可也给了他晚一天的两张票。谢明朗入住的宾馆和言采是同一家,只是楼层不同。安顿下来后打了个电话告诉言采自己也到了,就和卫可按照早早约好的一起吃饭去了。

  卫可坐在餐厅里著实显眼,引得多少人频频往他们这桌看。之前的红地毯上他风头出尽,推著江绮的轮椅俨然护花使者般风度翩然。他端起酒杯来,兴高采烈地说:「言采在《尘与雪》里简直是光彩耀人,你哪怕只为他来这次电影节,也是值得的了。」

  谢明朗第一次见到这样狂热的卫可。他看过那个剧本,也多少可以想像到这个剧本对于言采的意义,但是在他看来,那个故事本身,实在也就是平平而已,不见得比其他剧本更好些。他看著卫可,反问道:「真的这麽好?还是你爱屋及乌?」说完又觉得后面那句话歪曲事实过了分,自己忍不住先摇起头来。

  听谢明朗如此说卫可也不著急,笑笑说:「多说无益,你去看了就知道。一起工作时已经见识过,剪出片子来原来还更好。言采自己应该也坐下来看一看这部片子,有这样的演出,就算他再严格,也应该是满意的。」

  「也许他自律之严,甚于外人的想像。」说完谢明朗看一看表,「电影差不多要开场了,今天就吃到这里吧。」

  卫可就问谢明朗去看什麽电影,当知道是《尘与雪》时,不由抱怨说早知谢明朗有票自己的那两张戏票就转给别人了。弄得谢明朗连连说你既然这样评价,多看两次也不为过。这样才算把卫可安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