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自带弹幕_作者:小渺(115)

2017-01-23 小渺

  但考虑到其他因素,譬如《招魂》除了拍摄临近结束时上过一次综艺外,就是打着擦边球的采访,时至如今影响力已经微弱,网上铺天盖地的安利始终比不过正儿八经的宣发等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题材限制,大多人胆子并不是那么大,自然不愿意花钱找惊吓,回来还要做噩梦,再加上档期不算特别好,《招魂》能以百分之十五的排片量拿到略高于排片的票房占比,足以让媒体撰稿褒扬其为一匹黑马。

  横向比较瞿导以往拍的电影,多是叫好不叫座,有时候累计票房也才过千万,《招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瞿导更在采访时坦言:“我不需要什么高的票房啊,收回成本让我还能拍下一部戏就就够了……”

  只有粉丝仍觉得不够。

  口碑那么好,怎么能止步于百万千万水平。何况瞿导那句话一说出来,他们实在是心酸不已。好导演理应得到回报,而不仅是要求得这么卑微。

  近期好片不多,《苏武传》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安利了一波,无奈剧qíng实在是太过沉闷,对观众很不友好,因此没掀起什么风làng。可《招魂》并不是那样曲高和寡的艺术,它除了画面外的确故事xing十足,看着十分刺激,在惊悚之余又确实有一些深刻而含蓄的内涵,最容易引发粉丝疯狂的挖掘与安利。

  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压抑了太久的网友将全数的热qíng倾注在了《招魂》上。在其后遍布各大网站的风风火火的宣传中,也涌现了许多关于《招魂》的二次创作,从影评到衍生小说,到人物Q版图,应有尽有。

  季宁宁也跟着沾了光。作为唯一的女主角,在《招魂》的无数长评里,总会提起她的名字:

  “一开始知道瞿导要用季宁宁我是拒绝的,以为会是那些没演技的小鲜ròu,再一看这个小鲜ròu长得根本不像小鲜ròu……心里就更虚了,生怕瞿导的一世英名会毁在季宁宁身上。但凭着对瞿导多年的喜爱,我还是走进了电影院。然而,正是这个不被我看好的季宁宁,给了我一个惊喜。”

  “在此之前我根本没听说过季宁宁的名字,也不知道她曾经被黑得这么惨。但我知道,很多三十七的男演员演戏就像智障,很多二十七的女演员只会嘟嘴装嫩卖萌。而这个十七岁的季宁宁,却让我看到了一个表面冷漠却全身都是戏的傅绮。谢谢季宁宁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完美的招魂。”

  “看电影的时候真的要被吓哭,道具组太良心了,这才是恐怖片应该有的样子!国产恐怖片不应该成为烂片的代名词,因为我们还有《招魂》这样的优秀作品!听说《招魂》很多场景都是实拍,对女主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能表现出害怕……演员真是太敬业了,表白季宁宁!”

  他们不仅拼了命地在网上为《招魂》贡献流量,还呼朋引伴地去二刷、三刷,或者包场看。微博上自行也发起了晒票根活动,以看得多为荣。以至于第二天《招魂》的票房比起第一天有了小幅上涨,而这个趋势竟然生生维持了一周。

  这下,《招魂》真的成为了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

  “要是这些人买Bloom的单曲时也能这么热qíng就好了。”季宁宁抱着手机一边翻一边啧啧有声。果然,宣传和质量是并驾齐驱的两个方面,谁也离不开谁。

  这让她对于Bloom在停止活动期间的安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方面,仍然需要提高知名度;一方面,也要经营起和知名度相称的团体形象。如此良xing循环……

  所以季宁宁一再对团员们说:“我对你们,也是对我的最大的要求是——无论何种场合下,都牢牢记住自己是Bloom的一员。”

  同在一个团里,不可能始终只获利,不牺牲。

  Bloom要想将团体的招牌打出去,必先将团队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才能带动个人的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是这么个道理。

  对于个人来说,偶尔会有些残酷,但在退团事件发生后似乎变得理所应当了。如今的Bloom看上去实在是摇摇yù坠,对剩下人的打击不仅是客观方面,也是jīng神方面的。在这个时候再计较个人得失未免荒谬,因而她们看到了一点希望,必定会死死抱住,再让她们做什么估计都会愿意的。

  加上心里憋着气,也会做得比平常更为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