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自带弹幕_作者:小渺(320)

2017-01-23 小渺

  季宁宁比她们所有人都要清醒,否则她不会是Bloom的ter。

  而事实上,季宁宁也的确笑道:“我怪你什么,怪你一直在等我回来吗?”

  季宁宁真的不怪。

  即便那些无心的话也许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糙,即便真正将脆弱的季宁宁推向死亡深渊的也许正是这些朝夕相处却冷漠无qíng的团员。

  ——可是归根结底,友谊是要靠两个人来创造,而不是一个人单方面的施舍。

  当年的小姑娘们或许做错了事qíng,但季宁宁自己也不是一点责任都没有。

  但她们都会慢慢变好的。

  就像现在的戴雨桐,还有其他的团员们。无论是为了团,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季宁宁,在这次事件中都义无反顾地站在季宁宁一边,真正表现得像一个朋友。

  听说她回来了,虽然比戴雨桐迟了一步,却都是开开心心地来见她,欢迎她的顺利归来。

  这样就足够了。

  季宁宁看着这些骄傲的女孩子们从懵懂莽撞慢慢变得成熟而耀眼,一颗心仿佛也软了下来。

  “谢谢你,雨桐。”她说,“谢谢大家。”

  谢谢你们。

  我做得最不后悔的事qíng,就是在我一门心思想往上爬时,选择了踩在女团这个平台上。

  我利用你们,你们利用我,最后yīn差阳错成了现在的我们。

  季宁宁终于不再是孤独一人。

  季宁宁也因此度过了第一次有Bloom团员庆祝的生日。

  鉴于季宁宁的生日对她来说十分陌生,这阵子忙得昏天黑地,身边的人也有意给她一个惊喜……直到被小姑娘们用surprise惊得手足无措,季宁宁才意识到这一天终于到来。

  十八岁。

  十七到十八,听起来就是长大了一岁,和每一年的长大一岁都没有任何区别;未成年到成年却似乎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一旦跨越,就意味着将要过上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承担着更重的责任、背负起更大的舆论压力。

  笨手笨脚、嚣张任xing、胡言乱语、不懂人qíng世故……这些大概都是小孩子的专利,因为年轻、不懂事、天真无邪、童言无忌,似乎gān的什么都能被轻易原谅。

  就算是犯了滔天的罪孽,哪怕是手上沾了鲜血,只要年龄没到,依然可以全身而退。

  年轻真好啊。

  好在,即便年龄并不是犯错的理由,时光也的确是让人从浅显的美好沉淀为深厚的内涵的良方。

  正如今天的季宁宁,已经是成年人了。

  ——意味着她以后再也不能打着不懂事的十七岁小姑娘的招牌为所yù为,仗着自己耿直就肆无忌惮。

  当然,这并不代表之前的季宁宁会仗着年轻可以被原谅,做事完全不计后果;也并不代表以后的季宁宁就该循规蹈矩……而是成年所带来的责任,将促使她从莽莽撞撞的耿直走向另一条更为成熟的道路。

  这也是圈子里很多人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转型。

  吃着青chūn饭的小姑娘终究有一天会长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新人历练无数次后总会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浮华尚且能短暂地吸引眼球,想要扎根于观众的心底,靠的永远不是那些转瞬即逝的东西。

  毫无疑问,转型是极其痛苦的。即便观众都喜新厌旧,也不意味着所有新鲜东西他们都能全盘接受。

  当艺人的形象已经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时,彻头彻尾的改变只会让他们失望地脱饭。毕竟大部分粉丝支持的也只是表现出特定形象的艺人;形象变了,他们自然就不再喜欢了。

  虽然对艺人来说都是一个人,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因而这个过程有时候是毁灭,有时候是涅槃——只要新形象吸引力足够,一部分粉丝走了,还会有更多的粉丝来。

  不过,自制综艺的好处便在此刻展现了:周周录制累是累了些,却将包括季宁宁在内的小姑娘们的转型过程拉长。粉丝看着她们一步步成长,不会觉得突兀,自然也不会难以接受。

  何况Bloom的定位原本就是成长型的。粉丝看着她们转型,实际是希望自己也转型。

  从顽劣到懂事,从胆怯到勇敢,从稚嫩到成熟。

  所有的艺人都是这样,所有的人也都是这样。

  实际上季宁宁并不是第一天酝酿起转型。从她在《卧底》剧组里的造型广受好评的时候,她就意识到了这最肤浅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她在无数花枝招展的女星中坦言自己长得丑,确实会因新奇而给她带来一波关注度,但没有哪个粉丝喜欢听偶像说自己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