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之好,一言为定_作者:素光同(238)

2017-01-19 素光同

  人脉就像一张网,利滚利,人滚人,网才能越拉越大。如今,这张网织到了卫董事长的身边,蒋正寒也很看重这一次机会。

  大概在好几年以前,出现了一阵互联网创业之风,那时的天使投资人还会扶持糙根创业,但是近几年来,投资人更倾向于选择认识的熟人,或者由熟人介绍的熟人——而在联系后者的时候,甚至还会用中介试探一番。

  他们的谨慎并非空xué来风。当今的创业者多如牛毛,市面的产品仿佛雨后chūn笋,一群接着一群不断冒出来。

  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只投一个创业公司那是找死,他们要投资的,是尽可能多的、将来有一定概率成功的创业者。

  从表面上来看,蒋正寒符合要求。

  但他实在太年轻了,也没有过硬的背景。

  卫董事长没再说话,另一位投资人开口道:“你们公司的产品刚上线,我们内部就有人关注了。除了XV、Iion、以及华为这种大企业的分部门,还没有哪一家民营公司,是专门做云服务的。”

  蒋正寒笑道:“市场确实有一部分空缺,目前我们公司也开始盈利了。”话中一顿,他简略介绍产品:“公司的服务分为三大块,包括云存储,云数据分析,还有即将推出的跨平台合作,涵盖广告过滤、在线直播、图片鉴huáng。”

  蒋正寒话音刚落,钱辰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了在座的投资人。

  所有人都坐在椅子上,唯独钱辰是站着的,他的态度尤为诚恳,递jiāo材料的时候,是用双手捧过去,投资人接到手里,他也不忘开口道谢。

  中介打电话的时候,说是有四个投资人,但是他们一共来了六个——多出来的那两位,正是随行的秘书。钱辰也没有忽视他们,同样给了一份介绍资料。

  其中一位秘书道:“我在一个微信公众号里,见过你们的营销广告。”那秘书是一位三十岁的姐姐,戴着黑框眼镜,打扮十分gān练,她接着添了一句:“我去试用了你们的产品,我买的是个人服务,内容是基础数据分析。”

  钱辰马上笑道:“您试过个人服务,感觉如何呢?”

  秘书并非关键xing人物,因此她不敢过多评价,她选择了谨慎地回答:“cao作面板简单,功能蛮不错的。”

  钱辰依然站着,语调稍微放松:“您说的cao作面板简单,也是为了实现扁平化。”语毕又笑了一声,给他们端茶倒水。

  他知道投资人很忙,没空和他们寒暄,因此他略一思索,尽量jīng简了语言:“我是跟着蒋总跑业务的,不懂技术……”

  “你多大了?”一个投资人笑问道,“职业销售吗?”

  钱辰看向了他,脸上热qíng洋溢:“您说职业销售吗?我和您说实话,我也不清楚自己算不算得上,但是我每天都在想,怎么才能把公司营销做得更好。”

  蒋正寒笑道:“客户划分和营销方式,都在资料的第三页。”——他的话音刚落,投资方下意识地翻了翻,也跟着扫了一眼。

  钱辰继续说:“我不太懂技术,算是电脑白痴,但是产品刚上线,我就去试了试。不用看任何说明,直接就能用起来。”

  “我从前在XV工作,当时产品有一个问题,就是界面设计复杂,经常接到用户投诉,”蒋正寒说到这里,意识到了卫董事长的目光,他缓慢地侧过了脸,和这位元老对视道,“除了界面设计,还有算法架构,包括前端和后端,我们都做了优化。”

  钱辰与蒋正寒配合默契,他们完全避开了年龄问题,和各位投资人讨论起了产品。

  谈话的内容包括市场挖掘,公司价值,未来计划,也聊到了蒋正寒的技术水平,以及公司团队的构成。

  钱辰立刻笑了一声,他搭上老杨的肩膀,为投资人介绍道:“这一位是我们的杨威,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生,有十年的项目经验,负责我们一个组的带队。”

  老杨的确是毕业生,但他六月份才刚毕业。他也有十年项目经验,但他十二岁开始编程。

  老杨全程保持了安静,只在这个时候点头道:“组里大部分骨gān,都是我的校友。”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里十分忐忑。

  打着学校的招牌,吸引投资方注意,他心中不齿这等行为,但是又不得不这么做——他有些难过地发现,商业谈判和面试不同,并非抛出一个人的技能,就能在刹那之间枯木逢ch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