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之好,一言为定_作者:素光同(3)

2017-01-19 素光同

  何老师万不得已,只能抬头仰视他,再次重申道:“把你的成绩报出来,让大家听听你的高超水平。”

  蒋正寒停顿了片刻,像是在思索什么,就在全班静待他回答的时候,他毫无征兆地说了一句:“我不记得这次考了多少分。”

  我不记得这次考了多少分。

  他说得相当坦诚,好像真的忘记了。

  然而在场的同学和老师,却没有一个相信他的话。

  “好,你不记得。”何老师双手背后,重新走上讲台。

  他一边走,一边说:“没关系,我帮你记着,数学123,语文62,理综81,英语135,总分四百零一,班级排名三十九,年级排名一千零七。”

  教室内陷入沉静,唯有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风扇在低微轰鸣。

  趁着这个空档,夏林希捧着书册转过身,把那支铅笔放在了蒋正寒的课桌上。

  蒋正寒就这么笔直地站着,完全没有作为全班倒数第一的自知之明。

  “理综的满分是三百分,全班就你一个人,理综考不到一百分。”

  何老师拍响了讲台,接着高声说:“十八岁的小伙子,光长个子了,智力一点也没跟上,你以后能做什么,只穿裤衩的男模特吗?”

  有几个女生笑出了声,接着全班都哄笑一团。

  夏林希没有跟着笑,她像是一位独居深山的隐士,又宛如一座耳聋眼盲的冰雕,总之没有被外界的声音打扰分毫。

  她从抽屉里拿出错题本,握着圆珠笔开始打糙稿。

  “蒋正寒的前面坐着夏林希,这次月考的年级第一,数理化三门都是满分。”

  何老师拿起粉笔,目光逡巡在台下:“你们坐在同样的教室里,听同样的老师上课,为什么相互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众多同学回头望向夏林希。

  她手里转着圆珠笔,秀挺的鼻梁上却没有眼镜,桌前摆了一大摞的参考书,几乎全部做完。

  还有十个月才高考,没人知道她已经做了多少题。她虽然穿着校服,却显得格格不入。

  只知道学习的疯子——夏林希的同桌这样形容她。

  她身处一个微妙的境地。

  作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夏林希倚仗的不是天资聪颖,而是题海战术和勤奋刻苦。

  夏林希的刻苦到了非同一般的境界,她的同学一方面觉得她很厉害,一方面又觉得她很变态。

  那些诸如“要成功,先发疯”,“心不狠就站不稳”,“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标语,用在夏林希身上,似乎都再合适不过了。

  夏林希没有偏科,语数外理化生,每一门都名列前茅。

  何等让人钦佩的毅力。

  高三开学不到一个月,蒋正寒一直坐在她的后面,他对她的唯一印象,就是一个埋首于题海中的背影,浓密的长发扎成一个马尾辫,偶尔会有几缕搭在他的书桌上。

  蒋正寒经常遇到不懂的题目,但他从来都不会请教夏林希,他宁愿对着忽略了解法的答案,也不愿开口问她要怎样解题。

  作为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蒋正寒以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尊心。

  班主任何老师没有让他坐下来的意思,蒋正寒便这么自然而然地站着。

  他的同桌张怀武抬头看了他一眼,压低嗓门小声说:“正哥,你这几天真够背的,几乎每堂课都要站着上。”

  黑板前的何老师打开教案,从中挑选出准备了一晚上的典型例题,开始尽心尽力地串讲双曲线,而且一如既往讲得很好。

  张怀武拿出笔记本,一边记着数学笔记,一边对着同桌念叨:“正哥,你不要气馁,我看你虽然理综惨不忍睹,但是英语依然很好,说明你还是有优点的,你别放弃自己啊。”

  夏林希的同桌听见他的话,也转过头来说了一句:“蒋正寒的英语考了135,差一点就赶上夏林希了。”

  张怀武点头,感叹道:“毕竟是夏姐。”

  夏林希放下了笔。

  张怀武兴致勃勃:“夏姐,你跟我讲讲你的学习方法吧,你除了做题还gān什么,你写了多少本参考书啊,你还能买得到没做过的参考书吗?”

  夏林希的同桌顾晓曼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你问这个gān什么?”顾晓曼道,“你也想通宵写卷子吗?”

  “我只会通宵打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