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不爱_作者:汉南(48)

2016-12-29 汉南 生子文

  老中医是个隐士,大隐隐于市,就住在B城一条著名的老胡同里,一个不大有些破落的老四合院,四合院是以前住着B城有名的大地主,WG时期那家人被bī自杀了,后来就挤进几户人家,老中医是前些年把这其中一间房买下的,花了大价钱,毕竟现在B城的四合院价比天高。林博越想把整套买下来送他,被他拒绝了,他说人至多就睡一张chuáng,这么大一套房子没几个人多冷清啊。

  同院子的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看常年来拜访的人都非富则贵,知道这人不简单,虽不至于亲热,但是礼貌还是有的,后来知道他会点中医,偶尔头疼脑热也会来找他。

  老中医住进来以后就不给人看病了,也谢绝了多位大人物的拜访,就林博越自小看到大,舍不下,哪怕只是坐下来聊会天,都会qíng不自禁伸手帮他号号脉。

  因为是条老胡同,谁来都只能把车停得远远的,他们下了车还得走老长一段路。

  四合院的大门敞开着,里面人多,闹闹哄哄。林清他们进去的时候,里边突然就安静了,大家也不是没见过他们,只是林博越气场大,到哪都能引起一阵静谧。

  林清笑着跟他们打招呼,正好老中医出来,看到他们,马上咧着嘴招他们进屋。院子里的人声这才又开始陆续起来,有人跟老中医打招呼:“孙子又来看您啦。”

  老中医笑眯眯的说:“是啊。”领着人进屋坐。

  老中医一生未娶,现在身边就跟着一个小徒孙,小徒孙的父亲是老中医的入室弟子,到现在还要跟在老中医身边学。现在在外边有个小中医馆,白天得去给人看病,娶了老婆以后才搬出去住的,离胡同不远,平时自己有事就把家里空闲的人往老中医这边送,照看老中医的生活起居。古来学中医的都有这样的传统,徒弟得跟着师傅学一辈子,中医跟西医还不一样,不是几年的课程能教会。其他学科要你自己积累经验,中医教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做人。学中医的,学做人跟学医术一样重要。

  小徒孙刚刚高考完,被B城有名的医学院录取了,学的是西医。老中医对这个倒是没忌讳,想学什么都可以,能救人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不是经常有老行当里,师徒闹翻,对簿公堂的事嘛。特别是现在的中国,老行当里的老规矩早就被新时代新价值观取缔了。还希望遵循的人,最终也抵不过时代。年轻一辈跟新一辈之间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差太多了,这也出现之前说的,师徒反目的qíng况。可是,这师徒反目价值观是一方面,这师德则是另一方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这做人,语言是教不会的,只能言传和身教。

  小徒孙的爹受教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把老中医当自个亲爹,从来没短缺半分,自己爹妈有什么,老中医就有什么,甚至比对爹妈还好,爹妈给了他身体,这人给他灵魂,他在世有三亲,没有谁比谁不重要的。

  两人一进门就瞧见小徒孙坐在围棋前边,额头都是红的,小徒孙认识林博越和林清,一见面就亲热的叫:“博越哥,清哥。”

  林清指着他的额头问:“怎么了?”

  小徒孙穿上鞋子,噔噔噔的跑过来,一身孩子气,气哼哼的说:“爷爷跟我下围棋呢,我输了弹脑门,他输了打手心,我哪下的过他老人家呀,他老人家倒好,弹我脑门一点也心软,你看看我这脑门。”真的发肿了。

  林博越难得揶揄他:“不是他老人家弹得用力,是你输得多吧。”

  老中医满头白发,可是jīng神矍铄得很,捂着嘴巴笑的不行,问林博越:“来一局?”

  林博越点点头:“来一局。”举手称请,将他请到对面,开始执子猜先。

  小徒孙逃过一劫,帮他们泡了两杯茶放在旁边,就把林清和未未一起带出去,老中医跟林博越下棋全按棋手规矩来的,一时半会不会停。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晚上有急事,来不及通知和更新~对收藏的各位鞠躬道歉了,也因为我这边连续坚持更一个月,手头很多事qíng都耽搁下来了,还因为几次意外现在存稿完全见底了,尽量日更的同时,(非常态:偶尔可能会出现两日更,极端的会出现三日更)……我为我即将失去的做好流眼泪的准备了

  ☆、做客

  小徒孙可喜欢未未了,每次见到未未都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进贡给他,大有拱手河山讨你笑的态势。未未长得漂亮,小徒孙第一次见到的未未的时候,未未才三四岁,跟陶瓷人似的,白的像个瓷器,小徒孙qiáng抢民童,给他盖个戳,等他长大了好娶回家。就算后来知道是小男孩,还是想要娶他当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