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士回来之后,林博越开始英美两地的飞,估计接下来得有好几个月不回家,林清趁机给小静放一段时间的假,家里也没什么事一定要那么多人伺候着,林博越一不在,他们都想撒欢了。
吴妈妈就算跟林博越一起出来也没少回林家。其实吴妈妈是大夫人的陪嫁,年轻的时候也想过结婚嫁人算了,可惜遇人不淑,被人骗了,后来就死心不想结婚的事了。刚好那时候林博越他爸又出生,她就留在林家开始带林书棠,一直到林博越出生她都在林家。
李伯从十多岁就被父母卖进林家,两位在林家都是能说得上话的人,林博越一出来就带着这么两位,也有林老爷和大夫人的态度在里面,其他人怎么闹腾都随他们去,反正能跟林家联姓的只有江家。
吴妈妈和李伯一起回林家,李伯留在那边几天,陪林老爷子聊聊天,吴妈妈放心不下未未,想晚上就回来,林清知道吴妈妈心里其实是挂念着大夫人的,好说歹说才让吴妈妈留在那边几天,人一走,家里顿时冷清了许多,对于家里人多人少,未未从来没有什么感觉。除了林清,他不粘任何人,谁对他来说大概都只是物体吧。
很多人都说林清辛苦,可是林清觉得,比起其他孩子,未未虽然比较难沟通,但是好在他不闹,沟通的问题可以慢慢来,耐心一点就可以了,未未的存在对林清来说,只有满足,从来没有任何他觉得需要抱怨的地方,他从未觉得这个孩子跟其他孩子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那些不理解自闭症的人对未未的怜悯尤其不需要,未未很聪明,虽然跟外界有隔阂但是活的很快乐,这就足够了。
其实对林清来说,家里最折腾人的是林博越,像现在这样,家里没人在了,他陪未未看一会电视,出去散步,回来洗好澡,就可以去书房做自己的事了。未未坐在他的腿上,林清随便拿一本图画书给他,他或许看,或许不看就坐在林清怀里发呆。其实未未对电视兴趣不大,林清每天都让他看半个小时的电视,有时只是放些儿童台节目让他看看其他的孩子,未未有自己的老师,一个是在训练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这方面有经验的老师,一个是儿童心理辅导的老师,其他的都是由林清教他,像是认字、读写之类的。
未未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但是要完整明确的表达还是有点难度的,认字倒是非常快,他对其他的兴趣都不大,就对物理数学有兴趣,所以林清经常给他买一些这类的书籍,未未容易入迷,林清也不知道他懂不懂,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帮不上他什么,就时常往李都译教授家里带,未未跟李教授的互动也不多,但是两人都是物理痴,未未不用说话,李教授就知道未未哪里有疑惑,在哪方面碰到瓶颈了,常常一点就通,两人算是以题会友吧。
林清反正是个纯的不能再纯的文科男,未未到李教授家玩物理的时候,他就过对门高教授家去受教育。高教授家不大,但是有两间房是用来放书的,那真不是普通书房,没有柜子壁橱,从地上一路垒上去,还有很多拓本。但是老头不搞收藏,真就是为了看书,其他地方也都堆满了书。林清偶尔会帮老头带几本书,真不是好找的。
有一次老头说起一本书,是明清时期的,已经不知道流落到哪里了,语气中带着惋惜和懊恼。林清去找了一下,发现在一个外国人手里,那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些了解,是个古董商,老头一辈子就是个穷教书的,哪里拿得出钱去买这么一本古董,没过多久这本书就被放上某一个知名拍卖行上去准备拍卖了,林清就没有上拍卖行的习惯,跟林博越提了一下,林博越当时没多说什么,就嗯一声表示知道了,后来就把那本书拿给林清。林清整理了几本好书给高教授送去,高教授根本不知道这些书值多少钱,他屋子里的很多都是去旧书市场上买回来的,买了多少宝贝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点跟林清一样,对这些没概念。
高教授很看得起林清,恨不得有什么好东西都跟他分享,两人那些拓本和绝版书都是换着来看的,没谁想到说要回来,除非做课题有需要。
☆、恩怨
林清对钱没概念,林博越读书的时候还被林老爷子放在外国自己熬过几年,林清没有。一辈子没怎么吃过钱的苦,就连林博越出国的那几年,自己在外面过得苦哈哈的,还得照常盯着国内的林清吃不吃得好,睡不睡得饱。所以也养出他就算没有父母缘,前半辈子过得不顺遂,三十岁了还是心如明镜,不染尘埃,一点世俗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