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修产假的时候,始终没能用奶瓶测出妹妹到底吃了多少,因为那时老妈在家,妹妹根本不吃奶瓶。不过妹妹慢慢就“知饱足”了,也就不会一直吃到吐了。
老妈产假满了之后,要去上班了,大家都为妹妹的生计发愁。因为住的地方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远,老妈不可能中途跑回来喂奶,如果妹妹不肯吃奶瓶,那就麻烦了。
老妈的老板很有人qíng味,同意老妈上一段时间“半日制”班,早上八点多到中午十二点,但因为住得远,也要到下午一点左右才能到家。
老妈总是早上六点多钟给妹妹喂一次奶,奶奶一般在九点多钟让妹妹吃一次奶瓶,十二点左右再吃一次。妹妹还是很配合的,老妈上班去了,奶奶给她奶瓶她就吃,但她只象征xing地吃吃,浅尝即止。
奶奶感激地说:“妹妹这是给奶奶面子啊,奶奶把奶瓶喂到嘴边来了,妹妹还好意思不吃?就唆两口,是个意思哈。”
太奶奶说:“你别看她年纪小,她才jīng呢,她知道不吃奶瓶会饿死,她为了保命,还是吃一点的,但她只吃到能保命就不吃了,留下肚子啃妈妈的奶头。”
周末的时候,老妈在家,但到了九点多还是给妹妹吃一次奶瓶,怕把她习惯搞坏了。但妹妹在周末就不吃奶瓶了。刚开始我们以为那是因为老妈在喂她吃奶瓶,她知道老妈在身边,就不肯吃奶瓶,于是叫老妈躲开,换成奶奶来喂,但妹妹还是不吃。换老爸喂,妹妹也不吃。换谁喂都不行。
老妈用手点着妹妹的肚肚,逗她:“哇,你好聪明啊!你知道老妈今天在家呀?你就不吃奶瓶啊?你怎么这么jīng呢?”
妹妹裂开嘴笑,把老妈吓一跳:“哇!不得了,不得了,我女儿太聪明了,她什么都听得懂哦,看来她是故意忽悠老妈的呢,你看她笑的那样儿,得意得很。”
过了一段时间,老妈要上“全日制”班了,大家担心了好几天,怕妹妹不肯好好吃奶瓶,还是浅尝即止,那就得饿一整天。
老妈改换“全日制”的第一天,不停地往家打电话,问妹妹肯不肯吃奶瓶,吃了多少。
奶奶汇报:“这孩子真是奇怪啊,她好像知道老妈今天要到晚上才能回来一样,九点钟那顿就吃掉了一瓶奶……”
老妈得意地说:“我给她讲了的,说老妈今天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喂你吃奶,你白天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吃奶瓶,不吃会饿死的。她都听得懂。”
老妈chuī归chuī,心里还是明白,妹妹这么小的孩子,哪里听得懂?很可能是个巧合。
但妹妹中午那顿奶瓶也吃得很好,三点钟又吃一次,还是吃得很好,三次吃掉三瓶奶,而且从那以后白天三顿奶瓶都吃得很好。等到老妈下午下班回来,妹妹才抱着老妈的奶头,慢慢过瘾。那时你再喂她奶瓶,她理都不理。
暑假的时候,奶奶和太奶奶都去了加拿大,老妈白天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两个男人带两个孩子。老爸还从来没有成天带过妹妹这样的小不点,又不会玩,又不会说,又不会走,外面又热,不能出去玩,只能困在屋子里,跟她玩什么呢?
老爸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啊,怎么老妈还不下班呢?
后来老爸想了个偷懒的办法:带着儿女去老妈单位“讨饭”。
早上起来,等老的小的洗漱好了,穿戴好了,吃了早饭了,也就九点多钟了。老爸和爷爷先陪两个孩子在后院玩玩秋千滑梯蹦蹦chuáng,天就热起来了,不适合在外面玩了。
于是一家人先休息一下,然后出发去“讨饭”。老爸开车,哥哥妹妹爷爷坐在后座,妹妹只要有哥哥坐在旁边,乘多久的车都没意见,总是很巴结地跟哥哥“啊啊”地说话。
但哥哥有点不屑:“爸爸,ròu坨坨到底在说什么?”
“她在说‘哥哥,我好喜欢你哦,你陪我玩嘛’。”
“我是在陪她玩撒。”
“那她说的就是‘哥哥,你真是个好哥哥,谢谢你陪我玩哦’。”
哥哥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很受用。
老爸开呀开呀,如果时间多,就开到风景好的地方逛一逛;如果时间不多,就直接开到老妈单位去。
到了老妈单位,先在老妈楼下把三位乘客放下,老爸再去找停车位,停好了车,到老妈楼里跟大部队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