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敌_作者:艾米(80)

2016-12-21 艾米

  呵呵,想想那个场景,沙发上坐的都是人高马大的“咩咩”,一个个作嗷嗷待哺状,而妹妹一个小人儿在地上走来走去,忙里忙外,侍候大家。这群调皮鬼还不断惹是生非,搞得我们妹妹不得不经常举起小手恐吓:“打银!”

  老爸很纳闷:“我们从来没打过孩子,妹妹从哪里学来的‘打银’呢?”

  老妈说:“肯定是跟太奶奶学的。”

  太奶奶分辩说:“哼,你们不打人,那是因为我们哥哥和妹妹都听话。像你们这样不听话的调皮佬,不打行吗?”

  印钱

  根据太奶奶的“民间智慧”,财政部长是最有钱的人,因为他可以印制钞票,太奶奶称为“印钱”。

  对于有钱人,中国曾经有过一些风靡一时的称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就渐渐被淘汰了。比如二十世纪80年代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些人开始做小生意,赚了一些钱,成了“bào发户”。那时大家工资都低,一个月几十块钱吧,要是谁家里有一万块钱,就算得上有钱人了,所以那时“有钱人”的代名词是“万元户”。

  后来经济发展了,大家的工资提高了,物价也提高了,有些人的生意越做越大,或者受贿越来越多,家有一万块钱已经不算什么了,于是“万元户”的说法就被淘汰了,改用“百万富翁”之类的词来称呼“有钱人”。

  现在可能“百万”也不算稀奇了,那些有房产的人,很多都是坐拥百万家产,更别说那些生意做得大,或者贿赂受得多的人了,很多都是上亿的资产,“百万富翁”的说法也过时了。

  还是我们太奶奶的词儿好使,管你哪个年代,我们太奶奶都用“财政部长”指代最有钱的人,因为他可以印钱啊!你做生意,你贪污受贿,怎么比得上印钞票来得快?

  有时咱家两个小的要买这买那,太奶奶就教训他们说:“你以为你妈(你爸/你爷爷/你奶奶/你太奶奶)是财政部长,会印钱啊?”

  一般来讲,huáng米哥哥听太奶奶这样说就蔫了,大概知道自家人都不是财政部长,不能印钱。但艾颜妹妹是“huáng昏(糊涂)胆子大”,总是不知天高地厚地说:“印钱!”

  太奶奶讥讽说:“你会印钱?”

  “会!”

  “你印张钱我看看!”

  妹妹从空中随便一抓,递给太奶奶。

  太奶奶呵呵笑:“嗬,人家是开空头支票,你这开的是空气支票啊?”

  后来太奶奶教了huáng米哥哥一个“印钱”的法子,就是找一枚硬币来,上面蒙张白纸,然后用铅笔在上面轻轻画,从硬币的一边,画到另一边,把整个硬币都画到。由于硬币是凹凸不平的,这样用铅笔轻轻画一遍,就会在纸上留下一个硬币的形状。

  huáng米哥哥有段时间很迷这个玩意,动不动就在那里“印钱”,技术也不断提高,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基本上不会画到硬币的外面去,也不会把凹下的地方误画上,他“印”出来的钱非常bī真。

  老爸看了夸奖说:“我儿子真能gān,现在就会印钱了,等长大了,可能真的要当财政部长呢,那时就不是印这种硬币了,是印纸币啊,一大扎一大扎的,发财得很!”

  今年chūn节前,爷爷到东方店买菜的时候,看到那里有金币巧克力卖,大大小小的金币组合,用红色的网眼袋子装着,两块五一袋。我们平时都不怎么买巧克力给孩子吃,怕他们吃太多甜东西对牙不好。这次因为是过年,爷爷一时兴起,就买了一袋回来,说可以让太奶奶装在红包里,发给大家。

  但太奶奶瞧不起那玩意:“我才不用假钱来封红包呢。”

  爷爷见太奶奶不要,就拿给两个孩子吃,一人发了两块金币,剩下的藏起来以后再发。

  哥哥有收藏癖,分到东西爱攒起来,不马上吃,好像攒的乐趣比吃的乐趣还大。但妹妹则有绿林好汉风度,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没酒再去抢,你发多少给她,她就全部歼灭之,好吃就吃掉,不好吃就整掉。

  妹妹不怎么爱吃太甜的东西,吃了呛喉咙,会咳嗽。这次的金币巧克力不是太甜,她很爱吃,一下就把两块金币吃掉了,还意犹未尽,对老妈说:“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