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得什么奖?”
“打球的奖啊。”
“打球的奖?我怎么不知道?”
“就是那个……好多人一起照的,我看到爸爸了,他是六号。”
她想起来了:“是不是舅舅他们比赛之后照的像?”
“嗯,上面也有舅舅。舅舅说他们得了第一名,冠军,是爸爸挣来的,因为爸爸踢进了一个球,别人都没踢进。”
她想起那天比赛的qíng景,那个驰骋绿茵场的英俊小伙子,又想到自己的海归丈夫,简直是判若两人。
儿子说:“妈妈,爸爸说我小时候,你总是不让我踢球,是不是真的呀?”
她不知道说什么好。
儿子推理说:“如果你那时就让我踢球,我现在肯定比小斌哥哥踢得好了。”
她解释说:“那时你还很小,站都站不稳……”
“后来我站得稳了呢?”
“后来你就到美国来了,学校……没球队。”
“爸爸呢?他为什么不教我踢球?”
“他……那时很忙,再说也没地方踢……”
“我好想在中国上学!”
她一惊:“谁说的?你怎么能在中国上学?你……不是还要学萨克斯吗?我已经给你找到家教了。”
“但是我……想踢球……”
她真后悔把儿子送回中国去过暑假,就这么几十天,儿子就被洗脑了,变得越来越像他爸爸。她赶快笼络儿子:“你喜欢踢球,我们可以在美国踢啊……”
“但是我们学校只有女生才踢soccer。”
“谁说的?”
“我在网上查了的。”
“是吗?你查过了?”
“嗯。”
她心烦意乱,现在房子都买了,肯定不能去别的学校,除非是去私校,但私校的学费多贵啊,而且也不一定有足球队,因为私校一般都比较小。她想了一会儿,问:“是不是你爸爸叫你留在中国读书?”
“不是的。”
“那是谁的主意?”
“我和小斌哥哥的主意。”
她不好把小斌找来痛骂一通,只好继续劝说儿子:“国内的环境污染很厉害的,很多人都得了癌症……”
“但是爷爷奶奶舅舅舅妈和小斌哥哥他们都没得癌症。”
“国内学校的作业很多的,你每天做到半夜十二点都做不完。”
“我叫小斌哥哥帮我做。”
“他自己也有大把的家庭作业……”
“我也帮他做。”
她没办法了,只好使出杀手锏:“你在中国读书,不想妈妈?”
儿子被难住了,半晌才说:“我想你也到中国来。”
“这事……我们以后再商量吧。”
“哪个以后?”
“呃,过两天再说。”
“过两天?是不是星期二?”
“嗯,星期二。”
王莙给儿子打完电话,心里惶惑不安。怎么会这样?这孩子,怎么突然一下变得这么爱踢球了?难道遗传真是这么厉害?
她知道,如果儿子坚持要在中国念书,她是没有力量拒绝的,因为她人生的目的就是让儿子生活愉快,怎么舍得违拗儿子的意愿呢?
她马上到网上去查儿子的学校到底有没有男足队,以前没注意这一点,只注意了哪个学校有band(管乐队),而美国的中小学,一般都有band,所以买房时没在这方面受到限制。
查过才知道儿子说得对,儿子马上要就读的那个学校没男足队。她又查了附近几家私校,都没男足队。
这可如何是好?上次丈夫说要给儿子找个有男足的学校,她随口就答应了,但那只是应付,准备到时候就以儿子不喜欢足球为理由混过去算了,但现在儿子这么喜欢足球,她怎么能让儿子失望呢?
一定得给儿子找个足球教练,而且要在下星期二之前找好。
但足球这玩意,好像没人会给单个的孩子当教练吧?要当就当一个队的教练,不然怎么练球,怎么赛球?而且场地也很重要,你要打篮球可以在自家门前竖个篮球架子打打,但你要踢足球,就得找个大点的场地了。她买房子的时候也没查过,不知道她住的小区有没有足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