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人行,可以一直追溯到安洁的爷爷奶奶身上,他们那才是名符其实的三人行。到最后,安洁为姐姐代孕成功,她自己也跟老康有了孩子,每家三口,其乐融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三人行。
一个“三人行”,把所有人物一网打尽,叫我怎么能不得意呢? ( 笑 )
《 三人行 》 是一个有关不育和代孕的故事。据说中国现在每八对夫妻当中就有一对有不孕不育的苦恼,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属实,看看自己身边的人,似乎没这么大的比例。但在“亲亲宝贝”坛随便翻翻,也的确能看到很多为不孕苦恼的贴子。男女方面的问题都有,但正如故事里的蓉儿抱怨的那样,不管是男方的问题,还是女方的问题,最后吃苦的主要还是女方。造物主之不公平,由此可见一斑。
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带有命运悲剧色彩的故事,因为不育不能算是一个xing格问题,而是不幸被命运随机选中了,成了某八对夫妻中的一对。不育的问题在很多人眼里不算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年轻人,或者已经有了孩子的人。但对当事人来说,则是个很大的苦恼。问题是我现在已经有了孩子,所以未必能深刻体会他们的苦恼。如果这个故事表达出了不育患者百分之一的痛苦,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说,如果我是安洁,我也会为姐姐代孕;如果我是安静,我一定不会让妹妹为我代孕,至少不会让她在婚前代。
这说明我们大家都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跟毛泽东歌颂过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有得一拼。但是一个要代,一个不让代,岂不是搞出了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之所以有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个故事会搞得这么复杂,就是因为故事里有那么几个人,具有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jīng神。 ( 再笑 )
首先是姐姐,如果她不为自己的不育想要离开姐夫,姐夫也不会嫌弃她、抛弃她,可能日子也能过得平静幸福;再就是老康,如果他不因为自己的不育就躲避安洁,可能他们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乌钢在这一点上也不示弱,如果他不好心承担那个罪名,事qíng也不会搞得那么复杂,那个孩子说不定就保住了。
我更愿意把每个人的动机理解为出于好心,出于爱qíng,所以这个故事是一个“好心办坏事”的故事,而这个“坏事”只是两坏中的一坏,他们不办这件“坏事”,也会办另一件“坏事”,因为他们面临的是个两难处境。
huáng颜在很久以前就说过,我们只能希望我们在生活中不遇到 DILEMMA ,如果遇到了,就没有什么皆大欢喜的解决办法,只能两害之中求其次。他在说那个话的时候,还不知道他马上就会遇到一个 BIG DILEMMA ,所以他只是在说一个一般qíng况。当他真正遇到那个 DILEMMA 的时候,他自作主张选择了他认为的“小害”,于是有了十年忽悠。
《 三人行 》 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几乎都遇到了自己的 BIG DILEMMA 。姐姐的两难问题,首先是她的不育。跟姐夫厮守在一起,她怕让姐夫陪着她“无后”;不跟姐夫在一起,她怕姐夫会失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变成老康那样的人。然后是代孕的问题,同意妹妹代孕,会使妹妹冒很大风险,有可能影响妹妹今后的幸福;不同意妹妹代孕,也可能耽误妹妹的前程,因为妹妹主意已定,不做这个代孕,就没心思考虑自己的问题。
应该说乌钢也一直处在一个两难境地,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跟你在一起,我也很痛苦;但不跟你在一起,又觉得更痛苦。”
老康的两难处境,主要是因为他的不育。当安洁车祸受伤,脸上留下疤痕,似乎为此失去生活勇气的时候,老康是两难的。向安洁表达自己的爱qíng,可以鼓起她生活的勇气,但也可能把安洁拖进一个泥坑;不向她表达爱qíng,又有可能真的使她动了死的念头。一旦表达了,他又陷入另一个两难境地:一直跟安洁走下去,有可能让她一辈子承受没孩子的痛苦;跟她分手,又可能会伤害她的感qíng。
我想,这几个人物都选择了自己认为是较小的那一“害”,以求避免更大的那一“害”。他们选择的对不对,我们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该他们自己来承担。 ( 再笑 )
292 艾米:三人行
生活中遇到 DILEMMA ,是件很苦恼的事,可能怎么样做都是错,怎么选择都有伤害,怎么行动都有弊端,不然也就不叫 DILEMMA 了。但是故事中有 DILEMMA ,就有所谓“故事xing”,“可读xing”,“戏剧xing”。这个故事之所以吸引了一些读者,引起了一些争论,打动了一些人心,博取了一些同qíng,就是因为故事里的人物经常是处于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