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爱我_作者:艾米(179)

2016-12-21 艾米

  她震惊了,丁丁是怎么知道父母已经离婚的?又是怎么知道中国的女人为离婚感到羞耻的?这个小人儿,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是从哪学来的。

  那天的家长会,本来预定十五分钟,但马登先生跟她谈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不光谈了女儿和女儿的作文,也谈了她的离婚,中国女人对离婚的看法,中国社会对离婚女人的看法,中国的英语教学,美国的汉语教学,京剧,饺子,长城,出国,等等。

  后来她跟姐姐说起这事,姐姐笑着说:“丁丁是不是从电影里学了一手,在帮妈妈介绍男朋友哦?我这是先生的赶不上慢养的,在做媒方面要输给丁丁了。”

  “这孩子,人小心大,乱点鸳鸯谱,人家马登先生才多大,刚三十出头吧?又没结过婚,会看得上我这样的人?”

  “美国人才不管这些呢,他们要的是在一起开心,有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你们都是学英语出身,又都在中国教过英语,他对中国文化又那么感兴趣,我觉得丁丁这个媒做得好。”

  “人家肯定是一时的兴趣,等过了这阵,还不是就算了。”

  “你不要抱着个‘白头到老’的教条不放嘛,一开张就在考虑这人能不能跟你白头到老,其实白头不白头,到老不到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的时候要开心,不然吵吵闹闹过日子,还没老就白了头了。”

  4

  一旦打破了“白头到老”的神话,丁乙的生活变得简单明快了,不然她会挖空心思探讨比尔(马登先生坚持让她叫他的名,而不要叫姓,说他的姓令人崩溃)的动机和意图,到底是一时的新鲜,还是有长期打算。

  而长期不长期这种事qíng,不探讨一辈子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她的前夫满文方,当初她最关心的就是他爱不爱她,能爱多久,会不会跟她结婚,婚姻能否维持一生一世。她当然是确定了他会跟她白头到老才决定嫁给他的,如果那时她就知道终有一天他们会离婚,那她根本就不会嫁给他。

  结婚之后,她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向着白头到老迈进,仿佛半途离婚就彻底否定了她这一生一样。

  为了白头到老,她那么紧张他,怕他被人抢走,他的一丁点冷淡都能最深地伤害她。

  那样的日子,过得真沉重。

  她现在已经想不明白,为什么总要追求白头到老呢?或许她从来就没想明白过,就是觉得爱qíng和婚姻就等于白头到老,不能白头到老,就不算爱qíng,就不是幸福婚姻,一生就过得不值。

  也许这是人们证明自己的一种方法,向世界证明自己,也向自己证明自己。

  也许人的一生,都是在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上学的时候,我们争取入队入团,争取当gān部,争取考第一,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被人接受入队入团了,当上gān部了,考上第一了,自己的价值就得到了人们的承认。

  等到大学毕业,找工作又成了证明自己、得到他人认同的一种手段。她在国内的时候,找工作算是比较一帆风顺的,虽然不是什么肥缺,但还算不错。

  但你在一个领域得到承认,不能代表你在另一个领域也同样得到了承认。

  比如找对象,就不能用找份好工作来代替。

  你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成了女qiáng人,你在工作和事业领域得到了承认。但那不等于你在爱qíng和婚姻领域也得到了承认,你还得在爱qíng和婚姻的领域里打拼,求得某人的承认。

  这个承认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那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婚姻白头到老,是不是希望能找到一个人,他一生都承认你认可你呢?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挽手在路上散步,那就等于是一幅活动广告:看哪,那对老人,多么相亲相爱!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看那个女人,她得到了一个男人一生的承认和认可,可见她是值得人爱的。

  而如果你跟配偶中途离婚了,那就等于在向世人昭告:看那个女人,连一个男人都拢不住,她能好到哪里去?

  男人成了衡量女人的砝码。

  现在她从“白头到老”的迷雾里跳出来了,终于看清了自己,看清了周围的人,也看清了这个世界。

  她的价值不需要任何男人的爱qíng来证明。她就是她,可爱就可爱,不可爱就不可爱。获得一个男人的爱,她的可爱值不会提高;失去一个男人的爱,她的可爱值不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