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包子与小丫头_作者:艾米(59)

2016-12-21 艾米

  huáng大记者的主动语汇虽然有限,但不影响他采访,等到jī毛蒜皮的事采访完了,他便将采访引向深入,以一连串的“ WHAT DO ”和“ WHY ”不断发问,一直问到奶奶将做饭的重大意义阐释清楚才罢休,然后他便带着刚采访到新闻,到各家“地方台”去摊派收视。

  huáng大记者搞硬xing摊派很有一套,知道对谁应该如何拿捏。比如他看见爸爸在看球赛,他就往电视机前一站,伸开两臂,挡住爸爸视线。虽然他那小小的身体和短短的手臂不能完全屏蔽几十英寸的电视机 ( 有时还站歪了,完全不在电视机前 ) ,但这个姿态就像核武器一样,不一定是真要打你,主要是给你一个威摄力量,让你自己腿脚发软。

  每次huáng大记者这么一核威摄,米爸的腿脚就软了,不得不忍痛将视线从电视机前收回 ,这时绝对不能把头偏来偏去,试图冲破“huáng氏防火墙”,偷看电视画面,因为huáng大记者是最看重态度的,硬抗只能适得其反。

  米爸马上变成了三十年没走出过深山老林的乡亲,仿佛遇上了 CCTV 采访一样,十分崇敬,百分配合,千分讨好:

  米爸 ( 作“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救星共产党”状 ) :“哇,儿子来了?爸爸等了你好半天了,来来来,跟爸爸讲讲,奶奶在做什么呀 —- ”

  huáng大记者:“饭饭 — ”

  米爸 ( 作“新闻封锁 N 多年,今日终于开禁”状 ) :哇,奶奶在做饭饭哪?了不得,了不得 ! 儿子不告诉爸爸,爸爸还以为奶奶在睡觉觉呢 ! 谢谢儿子 ! 奶奶做了饭饭给谁吃呀?“

  huáng大记者:“宝宝 — ”

  米爸 ( 作“醍醐灌顶 + 感恩戴德”状 ) :“哇,原来奶奶做饭饭是给宝宝吃的呀?了不得,了不得 ! 儿子不说,爸爸还以为奶奶做饭给狗狗吃的呢。那宝宝吃了饭饭怎么样呢?”

  huáng大记者:“高高 —- ”

  米爸 ( 作仰视状 ) :“哇,南瓜不结 ( 难怪不得 ) ,南瓜不结,爸爸正在想儿子怎么一下长这么高高呢,原来是吃了奶奶做的饭饭呀? ( 假洋鬼子 ) GREAT! WONDERFUL! 谢谢儿子告诉爸爸。对奶奶说了‘谢谢’没有? ( 儿子震天动地喊一声‘丹克油’ ) 。儿子,妈妈在楼上,快去告诉妈妈 —- ”

  于是huáng大记者想起千里之外,还有渴望着听他转播的乡亲们,便撇下爸爸,奔赴新的转播地点,誓将新闻普及到穷乡僻壤。

  有时妈妈使个坏,等儿子转播完了,哄他说:“爸爸在楼下,快去告诉爸爸。”

  不知道是huáng大记者忘记已经向爸爸转播过了,还是认为重要新闻重播几次是应该的,或者就是特别欣赏爸爸对新闻的仰慕,总之他又跑去找爸爸,于是听见爸爸向妈妈抗议:“妈妈,你不要这么坏嘛 —- ”

  米妈嘿嘿笑:“这怎么叫坏呢?这是从政治上关心你,你那个破球赛,难道比儿子的新闻联播还好看?”

  huáng大记者是个有良知的记者,绝不是只“歌德”就算了,他除了做饭之类的正面报导,也敢于揭露生活中的“yīn暗面”。不管谁上洗手间,他都认为有新闻价值,总要不怕脏不怕累地前去采访,你越劝他不去,他越要去 ,很有“无冕之王”的风度。

  爸爸对此有非常正面的评价:“也是的,怎么能只关心‘进口’,不关心‘出口’呢?那不搞成贸易逆差了?”

  米妈脸皮比较厚,每次被采访“出口问题”,都是有问必答。这也是米妈摸索出来的最佳方案,因为huáng大记者天生具有记者素养,知道越是蒙着捂着的越有鬼,所以你越回避,他越觉得有新闻价值,也就越抓住不放。你按部就班地答了,他也就按部就班地放过你了。反正是在自己家里,“进口”“出口”,也不是谁不知道的几件事。

  huáng大记者跟米妈之间的“出口专访”就比较程式化:

  huáng大记者:“妈妈, PEE OR POO ?”

  米妈 ( 很正面地想:一口气说了三个词,而且会用 OR ,真不简单哪 !) :“ PEE— ”

  huáng大记者 ( 现场直播 ) :“爸爸,妈妈 PEE—– ;关嘛,妈妈 PEE—- ;归嘛 (GREAT-GRANDMA) ,妈妈 PEE— ”